神木县尔林兔镇:两个“创建”弘扬文明新风尚

  阳春三月,春意渐浓。4月15日,笔者来到尔林兔镇依肯特拉村,整洁的农家院落,树木环绕,文明标语极为耀眼。同时,种养殖业的蓬勃发展让村民们找到了致富路。该村村民杜树怀说:“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又有政府的好政策,好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想回来创业。”

  近年来,尔林兔镇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和创建全国卫生镇,针对不同人群,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进行引导,凝聚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乡镇”、“省级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尔林兔。

  广泛宣传 营造向上向善的道德环境

  走在尔林兔镇的街道上,到处可见“讲文明树新风”的标语、公益广告,该镇副镇长孟燕飞告诉笔者,这只是镇上两个“创建”工作的一小部分,单就宣传这部分工作,镇上积极营造浓厚的氛围,做到了全方位无死角。

  据孟燕飞介绍,除了在镇域内主要交通干线和各村主干道制作“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12块,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政府、各机关单位滚动电子屏标语累计350条,刷写墙体固定标语40条,在镇政府院内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牌子14块,还发放创文宣传册3000余份,打造政府文化长廊墙2000米,装扮各村文化墙2000米,并在全镇12个村分别设立“慈善义举”榜。

  同时,通过宣传车、宣传墙、倡议书、横幅、神木新闻网等多种形式,多种新闻媒介对创文过程进行报道,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迄今共刊发新闻报道50篇,政府政务公开报12期,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公益广告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营造了浓厚的公民道德建设氛围,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不断扩大。

  注重教育 创新载体强化文明素质提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了使文明创建工作对群众思想与心灵产生东风化雨、潜移默化的熏陶渐染作用,尔林兔镇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面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抓手,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针对农民的思想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同人群,因人而异地探索出属于该镇自己的教育模式。

  在镇所属的机关、中小学、幼儿园、12个村,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通过言传身教、现身说法带动身边群众积极向上,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开展文明学校、文明少先队、文明兴趣小组、文明小伙伴、文明学生等评比活动,开办科普宣传展览。

  去年10月10日,尔林兔镇政府和尔林兔中学共同组织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专题讲座,邀请了“全国最美家庭”贺俊花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道理,将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贯穿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日常言行中。

  完善了12个村的农家书屋,实施了农民健身工程,先后举办了首届自行车环湖赛、“缕缕面花香,浓浓节日情”的捏面花活动、尔林兔镇首届民歌(酒曲)大赛、雷锋月慰问活动、关爱女性健康活动等一系列群众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促进全镇文明和谐,树立新风尚,提高全民素质,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发展志愿者888人,开展了为留守老人免费体检,为种粮大户和农民送去实用技术等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了身边人、教育了身边人、感召了身边人。

  为民服务 拉近干群关系树新风尚

  近年来,尔林兔镇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到12个村、69个组,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汇集民智,从群众中查找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不等不靠,切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加强便民服务制度化建设,结合外出流动人口、流动党员多,留守人员年龄偏大等特点,设立了镇机关三大便民服务中心,村代办员制度,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优势,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孟燕飞说:“为了使干群联系常态化,按照 ‘一单位一办法、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办法,制定帮扶方案,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措施。目前,镇上每名领导干部至少与一名困难群众、困难党员,种养殖大户结成对子,定期进行走访,了解困难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种养殖大户的发展情况,把牵扯到农民发展的桩桩小事当作大事来抓,扎扎实实做好服务,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

  美丽乡村 悄然扮靓镇村文明家园

  “镇上统一给我们养殖户新修了圈舍,以前一下雨圈舍里都是泥,牲畜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病。现在好了,新圈舍不易进雨水,打扫也方便。”养殖户问美霞边打扫圈舍边说。为全面提升镇域文明程度,营造干净整洁生产生活环境,尔林兔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使得镇区环境焕然一新。

  近年来,尔林兔镇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建设,带动区域种植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逐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大胆创新尝试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提升环境品质,相继积极争取农村环境集中整治458万的省环保项目,城乡统筹610万圈舍改造项目,并对红碱淖周边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建成容量24000m³的垃圾处理厂1座,垃圾中转站3处,配好配足相关公共设施。

  同时,配套实施了改厕、改圈、改灶工程,受益总人口13200人,4500户;新修标准化圈舍206座,对全镇12个村69个组,涉及1562户的畜禽养殖户进行污染治理,实施了生猪散养1320户、专业养猪123户,规模养猪15户,大牲畜养殖42户;清洁范围由以前的侧重镇区卫生转变为向“一镇一线一区12个村”,将清洁的触手延伸到居民的生活点,为全镇居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镇村容村貌得到常态化管理。

  典型示范 传递道德模范正能量

  近年来,该镇紧紧抓住典型示范这一载体,深入持久开展各类文明评比活动。以榜样的力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安定的发展氛围。

  截至目前,共评出“十星级文明户”137户、“五好家庭”70户、“最美家庭”4户,好邻里5户,道德模范8人、“好媳妇”5人,“好公婆”5人。同时,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生动形式,营造了“学好人、做好事”的浓厚氛围。通过选草根先进,基层干部先进、培养典型,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编辑:李春美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