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推行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城市和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一条必由之路。对浐灞生态区来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浐灞生态区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一切以方便群众投放为中心,创新思路、凝聚共识,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向垃圾说“不”

  保护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事

  垃圾分类是关系社会文明水平的大事,也是影响国家绿色发展转型的实事。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可以促进群众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随着《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出台,今年9月1日起,西安垃圾分类将进入有规可依的“强制时代”。据了解,不按规定条例执行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个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后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2万元。

  一系列方案相继出台,为浐灞生态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制度化保障,不断推动浐灞生态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扎实进展。目前,浐灞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全区上下人人动手,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为美丽浐灞增添更多亮色,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浐灞生态区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垃圾没分类都觉得不习惯了”

  作为全国首个以生态命名的开发区,浐灞生态区始终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宗旨,倡导环保、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展系列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并通过张贴海报、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倡导区内群众树立环保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显著提高了区内居民垃圾分类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如今在浐灞,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朱珞芳是浐灞半岛社区的一位居民,素有环保意识的她早已有了新的乐趣:给装有分类垃圾的袋子粘贴上二维码,用积分兑换胶水、卷纸、肥皂等生活用品,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在浐灞生态区成为新风尚。“垃圾没分类都觉得不习惯了。”朱珞芳说道。

  据了解,早在2013年,浐灞生态区就同国外城市展开垃圾分类利用技术的合作。2016年,浐灞生态区“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的新模式正式启动,活动实施以来,范围已从试点区域向全区域展开,既达到分类前移、源头减量的目的,又让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用户获得绿色积分,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

  万事贵有恒

  携手共进助力建设大美浐灞

  一个干净、有序、亮丽的城市是每个居民的向往,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不仅体现城市管理水平,更体现市民群众的文明程度。如今,垃圾分类已渐渐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生活,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逐渐成为每个浐灞人的行为准则。

  当然,垃圾分类不是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垃圾分类不是易事,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垃圾分类不是哪一方面的事,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接下来,浐灞生态区将继续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探索建立多样性、持久性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市民群众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加速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为建设靓丽浐灞、美丽西安贡献力量。 崔霖鹏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