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丨一款手游竟然“颠覆历史”?多想想传承才是王道
封面女郎播报,有态度、会筛选的浙江好声音。别闹,我们很政经~
点下方音频播放,听封面女郎为你娓娓道来——
近日,一款手游被不少主流媒体报道。因为这款游戏从形象到内容都与历史、传说完全不符合,《光明日报》还专门写了个文章,担忧这款手游会“颠覆了传统的记忆”,让青少年对历史有所误读。
女郎觉得,这个担忧没错,但毕竟游戏内容仅限于创意,比起这个,我们应更多着眼于游戏分级和市场监管。
打开这款热门手游,女郎看到了蓝眼睛的大乔,红头发的韩信,更让女郎惊讶的是这些历史人物在游戏中的设定,荆轲竟然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这款手游共有两亿用户,11岁到20岁的用户比例高达54%。女郎粗粗一算,有超过1个亿的20岁以下青少年,是这款游戏的玩家。
因此,有人开始担忧,让这些孩子在游戏世界中随意为历史人物更换皮肤、武器、服装,会不会在将来的历史学习中多出一道阻碍?
诚然,对不了解历史的青少年而言,手机游戏会给历史认知造成一定影响。但如今早已不是信息闭塞的年代。多元化的信息传播,让孩子们的学习视野更为开阔,课堂上的教育、阅读中的接触等等,都会不断纠正可能存在的历史误读。
“颠覆历史”言过其实。
比起对“颠覆历史”的担忧,女郎更担心的是,在App商店里,这款游戏对年龄的要求明确写着17岁以上,为何会有这么多低龄青少年接触到此款游戏呢?
正如红网评论员严奇所言,若是希望减轻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还是应该从“防沉迷系统”的推广和“游戏分级制度”的建立入手。《光明日报》也呼吁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除了对游戏进行事前审核外,加强事中监管,跟踪究竟是什么人群在玩,尤其要评估对青少年的影响。
借鉴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让手游大热起来,这不禁让女郎想起了年初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与其担心孩子们会因玩游戏、看电视等等歪了三观,不如想想如何让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结合时代的需求来对传统文化加以甄别、取舍,有扬弃地继承,创造性地转化、使之与现代文化融会贯通,我们需要更多创意。
~~~~~~
喜欢浙江新闻客户端的粉丝们,你期待下一次女郎为你播报什么热点新闻?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也许您的点题,会被女郎们采纳哦~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您可以点击下方的“封面女郎播报”,订阅我们的栏目,这样,我们的每一期精彩内容,您都不会错过了。
另外,封面女郎播报也会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fmnlbb)和喜马拉雅FM平台同步更新,往期精彩节目尽在专辑。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收听我们的节目吧!记得订阅关注哦!~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fmnlbb)二维码
喜马拉雅FM平台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