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方法与技巧之七

  (二)会做题

  1、双选题:读懂了小说,仔细读选项,结合文本,细致分析,不难。因此不展开。

  2、概括小说情节。

  一般来说,单独设题6分的话,一定要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分点概括,概括均用“何时何地何人因何如何做何事结果如何”句式完成,这是叙事文字的概括方法,可以根据要求和需要做适当取舍。

  3、某一情节的作用。

  首先判断是不是主要情节的一部分,若是,则回答:

  (1)它写了什么,是主要情节的组成部分,使小说情节更加丰富、完整。

  (2)它在整个情节中的位置,和其前后情节阶段的关系。

  (3)突出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4)对表达主题(或者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

  若不是,则答:

  (1)它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思想。

  (2)它对主要情节的发展和推进有何作用。

  (3)它在刻画人物的形象上的作用。

  4、人物形象的概括

  (1)总说人物的身份地位与性质,并将人物特点列举出来。

  (2)对人物特点逐一简要分析。

  A、首先可以分析外在形象。

  (内在特点一般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大致划分为四个方面)

  B个性性格——如开朗、木讷。

  C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如豁达乐观、勤俭。

  D待人接物——如大方、斤斤计较、善良。

  E成长事业——如有志向、刻苦、坚持不懈等等。

  5、人物形象的塑造

  (1)情节直接展示人物活动,揭示人物特点;

  (2)直接描写:A肖像(外貌)描写——注意外貌与内在的关系,B动作(行为)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E情态(表情)描写,F细节描写。

  (3)间接塑造:A环境烘托人物心理,B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含反衬),C物的象征。D其他人眼中的人物形象(其他人的评论)。

  ●各种描写的作用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突出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促进情节发展。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6、人物的作用

  这个题型一般考查次要人物。这里以次要人物“我”为例。

  (1)小说的线索,所有情节围绕这个人物得以集中,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2)情节与人物命运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感。

  (3)衬托主要人物。

  (4)成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暗示社会环境。

  (5)揭示小说主题。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