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社会关切 传播法治声音
原标题:回应社会关切 传播法治声音
——记全省法院“十佳新闻发言人”、市中院民二庭副庭长马卉妍
在2015年9月举行的全省法院新闻发言人大赛上,市中级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民二庭副庭长马卉妍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山西法院“十佳新闻发言人”。
在此次新闻发言人大赛中,马卉妍以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经验介绍为大赛发布主题,面对场下媒体和评委关切的目光,从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的遴选,到相关创新机制的建立,再到社会效果的显现,每一章节都以实例做铺垫,以反响做注脚,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作为一名从事民事审判的资深法官,在新闻发言人这条战线上,马卉妍是一名新兵。被市中院选为全院两名新闻发言人之一后,马卉妍认真学习,刻苦充电,很快适应了这一新的角色。除了必备的法治理念、法律思维、大局观念、审慎意识,她更多地在当好法院新闻发言人需要的新技能、新技巧上进行策划、琢磨。比如,在议题的设置上,如何更贴近民众的需要,更接地气;如何适应新媒体的需求,拓宽新闻发布渠道等。马卉妍明白,只有把法院工作的亮点展示出来,才能凸显司法公开;只有把典型案例作为发布核心,才能通过以案释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让社会大众知晓法官们在干什么,才会明白法院工作的意义在哪,才会更加理解、支持与配合法院工作。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法院新闻发布的要义之一。针对当前的社会焦点、民生热点、舆论关注点,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需求,马卉妍和市中院另一名资深法官、新闻发言人陈建明一道,主动设置议题,并与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等共同商议,在市中院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37个刑事、民商事、关注民生热点典型案例,大同日报、大同晚报、大同广播电视台、山西法制报、大同新闻网等媒体到会,并作了广泛深入的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015年,在马卉妍和陈建明两位新闻发言人的主持下,市中院共召开六次新闻发布会,围绕市中级人民法院十大亮点工作、全市两级法院的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中级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等主题进行了新闻发布,内容涵盖了全市法院的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点线面结合,基本向社会、向媒体回答了法院在忙什么、法官的时间哪儿去了等问题,社会反响良好。
马卉妍深知,新闻发布的内容,业内人士容易理解,但普通市民未必就能理解,因此,在新闻发布会上,她努力做到通俗易懂。在每一次新闻发布前,力争将材料收集齐全;在新闻发布会上,力求表达雅俗共赏。她认为,法院新闻发布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一方面可以向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及时公布最新情况,契合了从立案、审理到执行等一系列过程“阳光审判”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法院主动接受舆论监督的积极举措。作为一名新闻发言人,如果还在固守四平八稳的发布方式,还在拗口的法言法语间自我陶醉,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发布效果。新闻发言人不仅要敢于发言,更要言之有理,主动传播法治声音,讲好法治故事。
荣誉代表过去,成就在于未来。尽管获得了全省第一名,但是马卉妍清楚,要搞好新闻发布,当好一名真正称职的新闻发言人,还有好多工作要干,还需做出不懈的努力。只有负重前行,才能不辱使命。她表示,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新闻发布水平,回应社会关切,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更加积极有效地为法治代言、为公正代言、为人民代言。记者 刘培现
下一篇:社会组织 换新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