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槟榔谷“非遗集市”助力非遗传承

  5月2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弘扬保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非遗文化独特魅力,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博物馆、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黎锦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非遗名录10周年’活动”在槟榔谷景区隆重举行。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槟榔谷“非遗集市”助力非遗传承

  活动现场,来自保亭县50余名非遗传承人与景区黎族老匠人一道,为中外游客呈现了“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黎族藤竹编织技艺”等本土特色的“非遗大餐”。

游客体验非遗保护项目“黎锦”技艺

游客体验非遗保护项目“黎锦”技艺

  精美小巧的花篮、造型别致的背篓、工艺精湛的黎锦……品种繁多的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活动中以爱心扶贫传统工艺品集市的形式,在富有观赏参与性的互动中,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现场售卖,吸引了众多游客购买极具收藏价值的黎锦、藤编工艺品,以实际行动助力海南非遗文化传承、保亭脱贫攻坚。

众多游客观看黎族藤编技艺展示

众多游客观看黎族藤编技艺展示

非遗传承人展示“黎族藤编”技艺

非遗传承人展示“黎族藤编”技艺

  在海南2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槟榔谷景区就展示了其中的11项。其中两项喜获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最大的黎族龙被”、“世界上收藏黎族无纺布(树皮布)服饰品最多”双料世界纪录。

游客观看黎锦技艺展示

游客观看黎锦技艺展示

  据悉,槟榔谷景区始终秉承“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海南黎苗文化使其生生不息”的企业使命,开业21年来,槟榔谷人遍访海南黎村苗寨,寻找即将消逝的“海南记忆”。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钻木取火技艺、打柴舞、八音器乐等一批频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被槟榔谷景区精心保留下来。此次活动选在槟榔谷举行,除了更好的集中展示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外,也履行了槟榔谷景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的保护职责。(通讯员:潘达强)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