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里来,三星堆?

你从哪里来,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俯瞰图(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四川省文物局供图)

你从哪里来,三星堆?

  这是贴有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4月27日摄)。新华社发(四川省文物局供图)

  新华社成都8月22日电  题:你从哪里来,三星堆?

  新华社记者童芳

  作为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三星堆,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最神秘的那颗星辰,目前已发掘的面积仅为千分之一左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近日向记者透露,已经制定了新的三星堆考古发掘研究计划,接下来将重启对三星堆遗址的深入调查、勘探与发掘,进一步揭示三星堆神秘古国的真实面目。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最早被人们发现是1929年,但真正让人知晓是上世纪80年代:大批珍贵文物出土,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和认知过程,既是几代考古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又极具传奇色彩。

  1929年,在成都北边广汉南兴镇,一个笃信道教的秀才燕道诚和儿子燕青保在家宅旁挖沟,没想到一下子挖出300多件玉石器。1934年,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葛维汉组织考古队在已发现疑似玉石器“窖藏”的附近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发掘,共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600多件文物。

  遗憾的是,学术界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遗址的价值,以至于1949年以前再未组织有效的考古发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冯汉骥先生的带领下,童恩正、沈仲常、王家祐、杨有润、林向、张勋燎、宋治民、马继贤、王有鹏等先生相继参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工作,三星堆被认为是已发现的古蜀国最重要的中心遗址。

  巨大的惊喜在1986年到来,三星堆“两坑”(两个祭祀坑)突然现世: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青铜神像、黄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不断出土,轰动国内外。张爱萍将军题词称三星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主持发掘“两坑”的两位考古学家被称为“二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陈德安和陈显丹。据陈德安回忆,1986年7月18日上午9点左右,附近砖瓦厂工人风风火火地闯进三星堆考古工作站办公室说:“陈老师,烧砖取土挖出东西来了,有铜的、石头的,还有刀,很漂亮的刀。”

  陈德安和陈显丹等人立马赶到现场,把砖厂工人扔在地里的东西拼起来才发现,称作“刀”的东西原来是玉戈、玉璋之类。

  很快,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始了考古发掘,“一号坑”里陆续发现金杖、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玉石器等文物,一共出土了铜器、金器、玉器等珍贵器物420件,象牙13根。

  8月上旬,一号祭祀坑发掘工作进入尾声,众人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二号祭祀坑又突然出现了,同样让人惊叹不已: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数尊贴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大量玉石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你从哪里来,三星堆?

标签: 三星堆 中华文明

责任编辑:王贵溪

相关新闻

《中华文明传播史》项目启动 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史竞男、谢滨同)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持的《中华文明传播史》项目29日在京启动。该项目拟用五年时间,以专题论文集、考察报告、文献资料集和多卷本《中华文明传播史》等形式展现最终研究成果。   据了解,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成立于2009年,其近年参与组织的《中华文明史》外译工程,已经出版英文、日文、塞尔维亚文、韩文四...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北京时间7月6日下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国的第55处世界遗产。 中国太湖之滨的广袤土地上,这座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让全体华夏儿女感到骄傲的良渚古城遗...

甲骨文的“现代价值”值得挖掘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自120年前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后,在现存超过15万件甲骨收藏上已释读出的单字约2000个。这些文字及表述内容已成为世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中国的甲骨文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体象形文字,都是古老文明的重要支撑,在世界博物馆中,与这些古老文字关联的文物往往是重要收藏,是文明源头和历史发展的重要物证,但甲骨文的现代价...

习近平: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说,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6000年前,汉藏语系起源于中国北方

编者按:复旦大学金力团队的研究,是迄今国际上第一个如此大规模的汉藏语系语言演化研究项目,其成果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及周边邻国各汉藏语系语言之间的演化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科学验证了“中国文明探源工程”关于华夏文明起源及扩散过程的结论,也为认识东亚人口迁移历史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汇报讯 (记者姜澎,见习记者金婉霞) 作为世...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