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各地多举措关爱留守儿童 筑建温暖港湾

  高沟镇着力构建留守儿童活动室 筑建温暖港湾

  

  近日,高沟镇留守儿童之家欢声笑语不断。原来,这里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学习辅导、文体活动、心理咨询、卫生保健、亲情关怀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这里定期开展。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很多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善与人相处和交流。针对高沟镇留守儿童现状,近年来,高沟镇着力构建留守儿童之家,建立了活动室、书画室、心理咨询室等多个专用场所,为留守儿童开展快乐读书季、课外兴趣学习等各种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高沟镇把“留守儿童之家”作为一个载体,把全镇的留守儿童集中到一起,让孩子们相互交流,培养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和自信心。志愿者老师的引导和看护,更是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曙光村:关爱“留守儿童”在行动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为帮助和服务曙光村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关心、重视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该村青年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

  5月21日,汤沟镇“中江绿野”青年志愿者利用双休日的时间,陪留守儿童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志愿者和留守儿童欢聚一堂,通过互动交流,更多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志愿者和留守儿童还分别表演了舞蹈、歌曲等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孩子们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通过此次活动,呼吁社会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伸出援助之手,多关心、爱护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尽自己一份力。(吴林)

  品味书香温馨留守儿童幸福童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力量的源泉。为扩大留守儿童的知识面,让留守儿童在阅读中进一步养成爱读书、深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镇中心学校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校园图书室、阅览室的关爱载体与文化传播功能,让留守儿童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培养留守儿童审美情趣,书香飘逸温暖留守儿童幸福童年。

  该校每天上午大课间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准时开放留守儿童之家、校园阅览室、图书室,让留守儿童阅读所喜欢的书籍,开阔留守儿童视野。留守儿童之家、学校阅览室、图书室每天由学校安排教师、学生会干部,负责对图书的管理、借阅、登记,热情向学生推荐供阅读的图书。学校同时建立起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捐献自己喜爱的图书,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让图书在“爱心漂流”中不断发挥作用。为营造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人文环境,该校还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举办各类演讲比赛、道德讲堂、国学经典诵读、课本剧表演、书画比赛、征文竞赛、读书月、研讨交流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该校还利用校园橱窗、文化墙、班级黑板报等形式加以文化宣传,增强学校人文底蕴。

  一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阅读,点燃了孩子智慧的火花;阅读,强化了学子的文化道德修养;阅读,让书香飘逸温馨留守儿童幸福童年。(未平)

  家发镇麻桥村:农家书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乐园

  

  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留守儿童过一个平安、快乐、有意义的每个周末。麻桥村依托农家书屋,广泛动员留守儿童到农家书屋快乐过周末。此项举措一经推出,受到留守儿童及家长的热烈欢迎。

  为使留守儿童能招得来,留得住,农家书屋整理出最受欢迎的少儿百科类读物摆放在显目位置,方便孩子们取阅。积极向上争取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儿童书籍,满足各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自筹自助完善"农家书屋"服务功能,每个周末全天候向留守儿童免费开放,并安排专人值班为留守儿童服务。配备电扇、桌椅、各类休闲棋牌、运动物品、饮水机等,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阅读和娱乐环境。

  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每个周末过的好开心。在麻桥村看书的阳阳小朋友高兴的说。家发镇中心初中六年级的刘同学说,自从村农家书屋建立后,周末、寒暑假都要来这里看上一阵书。"我很喜欢这里的《红楼梦》和《微型小说精选》,让我学到了课堂以外的知识,开了眼界。"

  书香农家,点亮心灯。洋溢着浓浓书香的农家书屋丰富了"留守儿童"的周末生活,成为麻桥村"留守儿童"快乐的乐园。

  万春社区:“公益课堂”真情关爱留守儿童

  

  为进一步关爱未成年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5月23日,万春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共建单位清水文艺培训中心为辖区留守儿童开办的“公益课堂”正式开课了。

  此次“公益课堂”是由文艺培训学校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针对辖区留守儿童进行的古筝、礼仪技巧、声乐技能、舞蹈技巧、素描绘画、表演技巧等方面的公益培训。以此让更多留守儿童有机会接受高水平的专业艺术训练,体验不一样的学习过程,提升孩子们的艺术素养,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快乐成长。

  今后,万春社区将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秉承为青少年服务的工作宗旨,以人文关怀为重点,联合辖区单位,持续不断地为留守儿童送去精神食粮,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自信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螺百中心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看望慰问困难留守儿童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螺百中心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青年志愿者牵手留守少年儿童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帮扶和关爱行动,从学习、生活和精神等方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

  5月20日,“爱心志愿者”在学校图书室指导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籍,学校还通过朗诵比赛等形式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为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等困难少年儿童群体送去爱心和希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

  同时学校还组织看望慰问困难留守儿童,并为留守儿童们送来一批学习用品。

  螺百中心小学通过整合资源,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营造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进一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努力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官山社区志愿者爱心捐书帮助困难留守儿童

  

  5月20日上午,官山社区“一米阳光”志愿者们开展“留守一份真情,奉献一份爱心”志愿捐书活动,让社区里的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真正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活动开始前几天,志愿者们积极号召社区居民参与爱心捐书活动中,很多居民纷纷从自家拿来了图书,大家你一本、我一叠地把一本本充满爱心的书籍送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手中。捐赠也许有限,但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成海。经工作人员清点,几天时间共收到赠书200多册。今天,志愿者们微笑着将这些书送到孩子们手上,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现场一片温暖,爱心传递道德正能量。

  沈巷社区:关爱留守儿童 共享一片蓝天在5月20日这个充满爱的日子里,为了让辖区留守儿童度过快乐而又温馨的一天,沈巷社区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共享一片蓝天"为主题的手牵手献爱心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在社区放学来吧的活动室里面堆积木、玩游戏、看图书,社区工作者告诉孩子们最近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大,注意早晚添加衣服,不要感冒。

  通过这次活动,社区的留守儿童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虽然父母不能时刻陪伴在身边,也能让他们随时都能拥有社区大家庭的真情关爱,并希望他们珍惜学习机会,树立远大理想,战胜各种困难,以优秀的成绩报答在外辛劳的父母,同时将来成为对社区和国家有用的人。

  泉塘镇农家书屋让留守儿童感受阅读乐趣

  为了培养留守儿童阅读的良好习惯,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近日,泉塘镇文明办精心部署下,泉塘镇的农家书屋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内心往往比较孤独,缺乏父爱母爱的他们也会容易导致心理上的问题。为了让留守儿童的生活更加丰富有趣,泉塘镇文明办决定利用农家书屋这个平台来为孩子们提供有趣的儿童读物,书本的内容有动漫、科普等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考虑到孩子们一般周末在家的时间比较多,各个村(社区)的农家书屋每到周末都会将这些儿童书籍整理出来,方便孩子们查找自己喜欢看的书,并且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也会随时为孩子们提供指导,帮助孩子们解答疑惑。同时,农家书屋为孩子们提供了干净舒适的阅读场所,孩子们可以安静享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对于孩子来说既是增长知识的途径,更是体验乐趣的方式,通过阅读让留守儿童的认知世界更加广阔。(汪振宇)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