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服务渗透“粮心”农发行安徽省分行支持夏粮收购纪实

  策划人语:5月下旬以来,随着小麦主产区自南向北收获的加快,各地夏粮收购工作逐步加快。围绕今年夏粮生产及市场形势,针对今年各地收购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为确保各地今年夏粮收购信贷工作的顺利进行,农发行及其分支机构提前部署夏粮收购准备工作,做到了“早安排、早调研、早审批、早放款”,坚持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防控风险,统筹开展政策性收购和市场性收购。

  6月的江淮大地,麦浪滚滚,又到了新麦上市的季节。在历经了3月出苗时的干旱、4月扬花期的倒春寒、5月灌浆期的阴雨这“三大磨难”之后,今年安徽省部分地区小麦整体质量低于往年。幸运的是,良种良法为全省夏粮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安徽省夏粮再次获得较好收成。

  在阜阳市王店镇,村民李大爷望着已收好的小麦发愁地说:“今年小麦的价格真让人犯难,符合托市收购的人家抢着收,价格呼呼地往上涨,不知道啥时候卖划算;不符合条件的没人敢要,不知道卖给谁。”李大爷的这番话代表了大多数受灾农户的想法。

  虽然今年安徽省于6月6日在全国率先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但因国家收购政策发生变化,粮食收购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开始向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与往年不同,今年安徽省夏粮收购呈现出收购进度相对较慢、市场化收购担当重要角色、优质小麦市场价高于托市价、农民待价而沽的特点。

  面对复杂多变的夏粮收购形势,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始终坚持不忘初心,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收购的主导银行作用,积极和有关部门共同应对收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有钱收粮、有点收粮、有仓收粮,着力破解农户在售粮过程中的“两难选择”,让农户售粮不再犯难。

  卖粮有钱确保“钱等粮”

  一直以来,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政府关心、社会关切、媒体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把确保支持收购不出大的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目标底线和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举全行之力切实做好支持夏粮收购的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

  为此,早在今年4月,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就开始提前着手支持收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据悉,该行各分支机构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切实深入田间地头和收购一线,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第一手信息。在此基础上,该行认真分析夏粮生产形势、市场走势和价格趋势,积极预测区域收购资金需求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该行加大对参与小麦收购企业贷款的审批力度,不断提高审批效率,确保在收购开始前将小麦收购贷款审批落实到位。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还提前筹备信贷资金,全力保障收购信贷资金及时供应到位,“目前,我行已备好收购资金200亿元,完全能够保障我省夏粮收购资金需要。”该行副行长王福利对记者说。

  在收购过程中,农发行安徽省分行积极协助收购企业在工作日按2至3天、节假日按5至7天的收购量匡算收购资金需要,加大资金调拨频次,确保做到“钱等粮”。截至今年7月17日,全行累计发放新产小麦收购贷款达15.63亿元,支持企业收购小麦11.63亿斤,确保了符合国家收购标准的小麦颗粒归仓。

  收粮有点杜绝“空白区”

  支持夏粮收购事关售粮农户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户的积极性。为保障小麦各主产地区有点收粮、农户能够就近售粮,农发行安徽省分行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对全省收购库点进行合理布局,确保有收购任务的县域不留“空白区”。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开辟绿色快捷通道,在收购开始前逐县域、逐企业发送贷款通知书,提示企业及时申请贷款,方便附近农户就近卖粮。该行采取“一次审批、分次发放”的方式,提前将贷款足额审批到位,备足资金头寸,确保中央储备粮增储轮换、最低收购价、地方粮油调控等举措顺利实施,保证政策性信贷资金足额供应。截至今年7月17日,该行累计对15家收储企业、383个库点审批最低收购价贷款达100亿元。

  在依托政策性收购的基础上,农发行安徽省分行用活信贷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多元主体入市开展市场化收购,并根据当地市场状况合理把握贷款发放的额度和进度,稳定粮食收购市场。截至今年7月17日,该行累计对23家收购企业审批市场化收购贷款达5亿元。

  对粮食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收购标准等可能导致的区域卖粮难问题,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要求有关分支机构主动向上级行和地方政府报告,提请有关部门适时启动省级小麦临时收储和加工企业补贴政策,切实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

  为做好不完善粒超标小麦收购工作,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提请在全省部分地区实施小麦临时收储。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在收购中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拉长金融服务外延,积极配合安徽省粮食局、中储粮安徽分公司总结推广建立种粮大户服务档案、预约预检收购、开辟普通农户售粮绿色通道、设立精准扶贫示范收购库点等行之有效的利农措施,确保农户卖“放心粮、舒心粮”。

  屯粮有仓避免“排长队”

  近年来,全国粮食连年丰收。特别是安徽省粮食已实现“十四连丰”,由此带来的仓容不足问题则困扰当地多年。

  为避免同样的“烦恼”导致的售粮“排长队”现象在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再次发生,早在今年2月底,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就协同安徽省粮食局、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召开粮食购销工作联席会议,认真分析历年来在收购仓容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拟订化解仓容不足矛盾的解决方案。

  今年5月下旬,农发行安徽省分行与安徽省粮食局、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再次召开联席会议,就小麦最低价预案收购仓容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磋商,明确通过安排粮食轮换和移库计划、租赁和新建仓容、加快去库存及定向销售等多种途径,逐步化解仓容不足矛盾。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精神,切实发挥政策性银行在支持粮食收购方面的职责,积极通过加快粮食去库存等粮食销售腾并措施,全力解决部分地区仓容紧张问题。在多方的共同协作和努力下,全省先后3次开展产购预测和仓容缺口调查,已安排省市县储备小麦轮换计划46万吨,销售托食粮25万吨,拟租赁仓容10万吨,新建仓容10万吨,申请跨省移库计划40万吨,加快定向销售计划20万吨,仓容不足矛盾基本化解。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为夏粮收购腾并有效空仓容250万吨,总体上能够满足农户收购需要。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