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經濟結構調整將繼續提速
我國經濟新舊動能正在加速“換擋”。數據顯示﹐今年來﹐高技術產業無論從投資還是從增加值角度都保持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多家機構預測﹐高技術產業投資和消費昇級相關的商品和服務仍將持續高速增長﹐助力整體投資和消費維持平穩增速。根據相關部委部署﹐下半年以智能製造為代表的新經濟領域將迎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政府對於信息﹑民用空間﹑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將進一步加大。
預測 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高增長
多家機構預測﹐下半年﹐代表著經濟新動能高技術產業投資﹑消費昇級相關的商品和服務零售額等﹐將會快速增長﹐從而帶動經濟整體保持穩中向好。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28日發佈的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顯示﹐該課題組預測我國三季度消費增長11%左右﹐投資增長8.5%左右。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下半年消費穩定較快增長和投資增長均佔據一系列有利條件以及積極因素。首先是居民消費昇級步伐加快﹐隨著新型城鎮化加快﹐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消費政策落地﹐促進與消費昇級相關的商品和服務零售額加快增長。其次是製造業投資有望穩中有升﹐特別是高技術產業投資仍將持續高速增長。
申萬宏源﹑光大證券等券商研報認為﹐經濟結構調整將持續推進﹐其中新經濟﹑新動能將在未來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也將進一步壯大。多家券商還認為﹐包括戰略新興產業﹑互聯網+﹑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已漸成氣候﹐並且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快速崛起。以今年上半年成功首飛的國產大飛機為例﹐不但整個產業規模達萬億之巨﹐相關的裝備製造﹑新材料﹑航空電子等上下游產業規模同樣不容小覷。隨著大飛機的正式交付﹐整個產業生態將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忽視的增長點。
此外﹐隨著物聯網﹑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進入應用期﹐相關產業同樣將會成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介紹﹐我國已在去年9月完成了5G第一階段試驗﹐下一步將推動第二階段的技術試驗和相關試商用測試。根據工信部部署﹐年內三大運營商將在部分城市展開5G試點工作﹐2018年在5G標準公佈後﹐我國將按計劃展開5G試商用﹐並最快於2020年正式商用5G網絡。業內預測﹐5G商用將會正式啟動規模萬億之巨的5G產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重要的新經濟形態也將會因此迎來快速發展期。
隨著新經濟﹑新動能的湧現和逐漸壯大﹐外界普遍認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將持續推進﹐這將有助於我國經濟進一步企穩。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表示﹐在經濟新舊動能有序轉化的大背景下﹐未來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平穩 新舊動能實現有序轉換
今年上半年﹐經濟新動能的培育全面提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3.4%﹐1-2月利潤增長16.8%。裝備和電子製造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增加值分別增長11.4%和14.9%。5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3%﹐裝備製造業增長10.3%﹐均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數據還顯示﹐上半年﹐工業機器人﹑光電子器件﹑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的產量都有大幅度增加。1-5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50.4%﹐集成電路產量增長25.1%﹐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產量增長20.8%。
在產值增長的同時﹐高技術產業領域的投資也保持兩位數增長。1-5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9095億元﹐同比增長22.5%﹐增速比全部製造業投資高17.4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高13.9個百分點﹔製造業中技改投資28732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比1-4月提高2.3個百分點﹐比全部製造業投資高5.1個百分點。另外﹐網上商品零售持續快速增長﹐1-5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6.5%。
此外﹐隨著“互聯網+”加快推進﹐傳統領域和新興產業加快融合﹐進一步推進了新經濟的成長。數據顯示﹐信息消費對經濟增長作用進一步增強。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6929億元﹐同比增長19.1%。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44.6%﹔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7%。4G用戶總數達到8.36億戶﹐佔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62.1%。3月移動數據月戶均流量消費比去年同期增長106%。互聯網和軟件行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1.2%和12.9%。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從投資來看﹐投資在當期是需求﹐下一期就形成產能﹐高技術投資持續加快﹐為下一期新興動能不斷鞏固擴大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注入了非常好的活力。從產業增加值和消費等幾個方面來看﹐新動能在不斷發展壯大。在新常態下﹐增速換擋主要還是看動能轉換和結構調整能否跟上﹐如果動能轉換更快一些﹐增速換擋能夠更加平穩﹐整體穩中向好的態勢也就能夠持續。
展望 產業支持政策為新經濟護航
從總體來說﹐目前新經濟﹑新動能體量還不夠大。為應對傳統產業調整帶來的壓力﹐今年來﹐發改委﹑工信部等多個部門明確提出將進一步抓緊研究制定多個新經濟領域的產業推進政策﹐以此壯大新經濟﹐其中很多政策在今年下半年即將推出。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工信部瞭解到﹐根據2017年工作部署﹐下半年我國將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持續推進智能製造專項﹐在流程製造﹑離散型製造﹑網絡協同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製﹑遠程運維服務等方面新遴選90個左右試點示範項目﹐制修訂50個以上智能製造標準。
此外﹐圍繞智能製造﹐下半年還要選擇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轉型昇級需求迫切﹑地方政府積極性高﹑有一定工作基礎的地區﹐探索建設智能製造示範區。繼續分類推進石化﹑鋼鐵﹑建材﹑有色﹑稀土﹑裝備﹑電子﹑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數字礦山和智慧園區建設。編制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推薦目錄﹐培育十個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過十億元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據悉﹐工信部還將支持大型製造企業建設一批基於互聯網的開放式“雙創”平臺﹐支持大型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企業建設面向製造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雙創”服務平臺。在後續的政策落地階段﹐工信部還將和其他部委配合﹐嘗試以建立產業聯盟等方式﹐推進智能製造﹑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等產業的發展和成熟。
據記者瞭解﹐未來國資委﹑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還要推進出臺相關領域和業務的增值稅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政策﹑中央企業創新投資基金﹑信用貸款等實施細則。
記者還從國家發改委瞭解到﹐下半年我國將以新興產業作為新動能培育的重點﹐提昇創新發展的基礎能力﹐加大對信息﹑民用空間﹑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建成一批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構建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體系﹐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前沿戰略性領域﹐實施一批系統性工程﹐加強軍民融合創新發展﹐推動軍民融合重大示範項目建設。
[責任編輯: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