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油轮事件升级 原油市场该走向何方?
本周初原油市场波动剧烈,昨日原油一度强力拉升2.64%后快速回落,最终收跌1.3%。原油市场的风起云涌与美伊制裁等国际事件有很大联系。
(1)波斯湾局势紧张
据周日媒体报道,阿联酋港口多艘游轮爆炸,据霍尔木兹70海里,但遭到阿联酋官方否认,不过很快阿联酋当天就补充有四艘商船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被“蓄意破坏”。
周一,媒体又报道称,沙特两艘载满原油的游轮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遭到“蓄意破坏”,其中一艘目的地是美国。
美国方面此前称:“伊朗或期代理可能会对经过该地区的商船和原油基础设施进行破坏”。不过伊朗方面并不承认,并主张进行调查。
伊朗国家通讯社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3日援引穆萨维的话说,要警惕任何“恶意分子精心策划的阴谋”与“外国势力的冒险主义”,以免破坏该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虽然目前仍没有任何一方宣称对这一系列事件负责,但是鉴于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和近日的游轮事件越闹越大,波斯湾局势正在升温,对此原油反应迅速上涨。
(2)伊朗核协议已名存实亡
自美国方面对伊朗实施前所未有的全面制裁以来,伊朗目前已经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的部分条款,并且要求60天内与伊核其他缔约方共同商议,以保障伊朗的正常权益。
虽然欧洲几大签字国联合发言称伊核协议其余参加国将致力于维护和维持伊朗的财政渠道和出口,但是面对美国方面来自全球金融领域的全方位封锁,该表态的象征性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如果伊朗方面诉求得不到满足,那么伊朗方面很可能重启浓缩铀活动。
事实上自美国制裁以来,伊朗方面财经数据非常悲观。
伊朗通胀率已接近40%,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年经济增长率料将下降6%左右。有数据显示4月伊朗石油出口量已降至约50万桶/天,损失美元收入已超百亿级别,下一步美国还有意连带制裁其石化产品出口。由此,伊朗石油石化工业可能将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进而进一步影响该国正常经济运行。按此角度来说,伊朗方面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可能,那么届时整个包括霍尔木兹海峡乃至整个波斯湾局势紧张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目前据最新消息美国《纽约时 报》13日援引美方官员的话报道称,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已向白宫递交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一旦伊朗攻击美军或加速研发核 武器项目,美国将调遣至多12万名美军前往中东地区。显而易见,地缘政治危机极有可能再度快速升温。
(3)沙特减产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将继续维持将继续减产,由于其主要成员国沙特阿拉伯并不想要放弃因为减产带来高油价的利好效应。数据显示,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今年迄今仍上涨36%。全球原油基准布伦特原油上周连续第二周下跌,但仍较上年同期上涨32%。
事实上国际能源署(IEA)在最近发布的月度报告中预测,石油需求将下降,这也可能支持欧佩克的观点。相对于相对较高的全球库存,原油需求前景走软将证明沙特不增产的努力是正确的。
由于全球贸易局势紧张,原油已经重回下跌,并连续三周回落态势。因为一旦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开始严重衰退,这对石油来说几乎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欧佩克,或者更重要的是,沙特不会冒险。他们正尽可能减少原油的投放市场,以维持最大的生产压力。
尽管欧佩克月度报告可能承认,由于伊朗、委内瑞拉和利比亚的石油供应中断,该组织的产量将下降,但预计该组织还将预测,对其石油的需求将减少,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供应将增加。
这将证实沙特的观点,欧佩克及其盟友(以俄罗斯为首)将于6月25日在维也纳举行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方案,包括是否进一步减产,或至少不增产。
因此从供需角度,尽管在该机构周三发布月度报告后,这可能会给原油价格带来压力,但预计沙特就减产问题发出的警告将使市场再度走高。
综合而言,伴随着美伊之间局势激化,未来地缘政治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油轮”事件可能是导火索,一旦后续伊朗重启浓缩铀计划,中东地区或再呈硝烟弥漫态势。针对原油市场而言,目前全球贸易紧张令需求预期不振,但是供给收缩与地缘政治将继续支持原油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