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向毛泽东报告林彪可能要逃跑的?(2)

人民网>>文史

是谁向毛泽东报告林彪可能要逃跑的?(2)

李意根

2011年04月19日14:17  

【字号 】       


  九一三事件前对毛泽东一语惊天:“林彪可能要逃跑”

  程世清和林彪蜜月关系的结束始于九一三事件前夕。

  1971年8月30日晚9时许,毛泽东南巡从长沙到达南昌,驻八二八招待所。

  毛泽东这次南巡,意在为最终解决庐山会议问题(实质是林彪问题),继续做各地党政军主要负责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当时毛泽东把南昌作为这次巡视途中的一个节点,召许世友(南京)、韩先楚(福州)赶到南昌,对许、韩、程一起进行谈话教育。

  当天(8月30日)在车上,毛泽东就找程世清等人谈了话。会谈直指庐山会议问题,点名批评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暗示根子在林彪,并以党内历次路线斗争的经验教训,引导与会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讲清各自的问题,跟林彪划清界限。在与程世清谈话时,毛泽东问他:“去年的庐山会议,吴法宪向华东空军系统的王维国、陈励耘、韦祖珍这几个人打了招呼,有没有你程世清呀?”程世清赶忙对毛主席说:“我有错误,吴法宪对我有影响。主要的错误是我的思想没有改造好。”毛泽东并未继续深问,接着就把话头转到其他人身上去了。

  毛泽东的谈话极大地触动了程世清,当晚他彻夜难眠,联系种种情况,反复思考,决心讲清自己的问题,并突发奇想,冒出了“林彪可能要逃跑”的想法。他决定冒死向毛主席报告。第二天下午,程世清先面见了汪东兴,说:“我有些很重要的问题,要亲自报告主席,但怕主席没有时间,是否先同你谈谈,而由你转告主席。”接着便对汪东兴谈了他自己的问题和对林彪问题的看法,提出林彪可能要逃跑,并请汪东兴代为向主席报告。汪东兴听后说:“你说的这些,应当亲自去向主席讲,我不替你转达。我刚从主席那里来,他还没有休息,你现在就可以去。”

  随后,程世清即到毛泽东处,向毛泽东讲了以下内容:

  一、在庐山会议期间,吴法宪电话叫我到他住处,要我跟他去见了叶群,谈了华东组讨论的情况。我觉得叶群对黄、吴、李、邱四员“大将”搞得很紧,好像抓住了他们什么把柄。因此,要解决四员“大将”的问题,还得从叶群着手。

  二、1970年,林彪曾派专机将一辆苏制水陆两用坦克运到南昌,要我们仿制一辆,说是为林彪、叶群到北戴河游泳所用。制成后,又来专机把原车和仿制车都接走了。

  三、1971年7月,周宇驰亲自驾驶法制云雀直升机到南昌。当时,我们省委正在梅岭开会,周要见我,由空8军(驻南昌)副政委李登云带他到梅岭,我在午睡前和李登云一起见了他,只是相互寒暄了一番,约半小时,他就走了。后来听李登云讲,周驾机离开南昌后,到了庐山和井冈山,再飞往广东。我觉得周宇驰独自驾机到处飞,很不正常,不知要干什么。

  四、林豆豆曾两次来南昌采访,到过我家里,她跟我爱人交谈时,流露过对叶群的不满,并说她家里的情况很复杂,请程世清政委不要涉及她家的事,弄不好会杀头的。林豆豆为什么把她家里的事情看得这么严重,难以理解。

  最后程世清对毛泽东说:我怀疑林彪可能要逃跑,可能从北戴河坐水陆两用坦克往南朝鲜跑,也可能坐飞机往香港跑。程世清讲完后,毛泽东说:“程世清呀,你说的这些只能跟总理讲,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讲。”

  程世清在回忆录中(秦城监狱中所写)记述了他汇报完后的心情:“当时我觉得压在我心里将近一年之久的大石头,终于掉下来了,我感到非常的轻松和快活。1971年8月31日夜晚,我喝了三大两贵州茅台,真是心喜酒也甜。当夜我睡得非常好。一个共产党员总算是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听了程世清的汇报后,9月1日毛泽东因病休息了一天,9月2日再次接见了许世友、韩先楚、程世清等人。9月3日吃过中饭,大家刚躺下午睡,突然传来命令,主席现在就要走,立刻启动警卫和护路等工作。不一会儿,毛泽东在汪东兴和程世清的陪同下,从一号楼的内室来到门厅,招招手,登车而去。

  过去,毛泽东在南昌的行止,都是有规律的,保障工作依预案进行,这次却很反常,突然决定离开南昌,经杭、沪返京。这是为什么?从逻辑上判断,应当是9月2日毛泽东听了程世清的汇报,对林彪和四员“大将”的问题及动向,作出了新的判断和决策,必须紧急返京,抢得先机,从容应对。程世清在关键时刻,一语惊天,怀疑林彪可能要逃跑,为毛主席和党中央及时、果断地解决林彪问题,是有重要作用的。平心而论,兹人兹事,历史应当书写一笔,以示公正。

  此事还有一些后续情况:

  1971年11月,周总理在一次为查清洪都机械厂生产的70多架强五飞机疏散问题,打电话给文道宏(江西省委副书记、省军区副政委)说:“这个事情搞清楚了,没有问题,就好了。此事是韩先楚同志(时为福州军区司令员,江西省当时归福州军区管辖)向我提出来的,我不得不亲自过问,望你们理解,不要有什么压力。这次解决林彪问题,你们是起了作用的。你把我的电话转告程世清同志(总理的电话原本是打给程世清的,因程下乡,经总理同意由文接听)。”总理说的“起了作用”,无疑是指程世清9月2日在南昌向毛泽东的汇报。

  1972年3-4月,中央为解决江西问题(主要是程世清问题)举行的有7位政治局委员参加的会议上,程世清在检讨自己的问题时,讲了当时在南昌向毛泽东提出林彪可能逃跑的怀疑,并说汪主任知道此事,他可以作证。汪东兴当即插话说:“这个事是这样的,你当时是把这些问题对我讲了,我可以作证,但你要我替你向主席转达,我说我不转达,你应当直接向主席讲,你是不是跟主席讲了呢?我不知道,这个我不能作证。”程世清接着说:我讲了,当时离开你以后,我就到主席那里讲了。对于程世清讲的这些情况,在场的十几位中央领导及有关人员,都没有提出任何质疑,就连张春桥也没有吭声。

  曾任中央警卫团副团长的张耀祠在《张耀祠回忆毛泽东》一书中,也证实了程世清向毛泽东汇报一事。

【1】 【2】 

(责任编辑:吴皓)

  1949:毛"进京赶考"与蒋"搬家逃亡"

  1949:毛"进京赶考"与蒋"搬家逃亡"

“共和国第一冤案”背后的隐情

  民国美食家袁世凯

  民国美食家袁世凯

曾国藩的为官原则:办大事,找替手

【钱鐘书被批斗时还昂首阔步】一次学部猛斗牛鬼蛇神,别的人都被斗得狼狈不堪,唯独钱先生却顶着活无常式的高帽子,胸前挂着名字上有大╳的大牌子…更多

【孙科的三种脾气】蒋介石会客,客人说话,他不说;汪精卫会客,客人说一半,他说一半;胡汉民会客,客人不说,他说;而孙科以脾气大著称,会客时则…更多

是谁向毛泽东报告林彪可能要逃跑的?(2)

新刊(4月下)
百年清华的起点,是丧权辱国的庚子赔款。彼时的中国如风中残烛,内外交困,"独清华获受国耻之赐"。那一刻起,"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已内化为清华人的品格。
此后的一百年间,清华大学随国家的命运而沉浮,但自强不息的清华人注定要挺起中国的脊梁,他们在战火硝烟中筑起民主、自由的堡垒,在满目疮痍时打造了国学研究院的神话。即使遭遇了“伤筋动骨”的院系调整、风雨飘摇的十年内乱,依然厚德载物,默默前行。

   抉择与考验:百年清华的六大拐点 
   清华最贫穷也最“富有”的时光/李响 
   我以我血荐轩辕:黄花岗起义始末/吕峥 
   皖南事变真相辨析/王洪光 
   吉普、可口可乐二战成名启示录/刘郴山 
   最著名的一次十字军东征/熊崧策 
  《乱世佳人》:随风飘逝的战争与爱情/佳音

 

 

是谁向毛泽东报告林彪可能要逃跑的?(2)

热点文章排行

24小时

48小时

一周


编辑推荐 连载·书摘

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总有些言之凿凿的“史实”并不真实。又或者,有些历史真相看起来无可质疑,但在它们背后,却隐藏着另一层真相。

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总有些言之凿凿的“史实”并不真实。又或者,有些历史真相看起来无可质疑,但在它们背后,却隐藏着另一层真相。

本书对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涌现的思潮进行反思,运用大逻辑大视野的审读和人物活动事件脉络的细节化书写,对五种主要思潮的历史、现状和影响作出独立、深刻的剖析。

本书对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涌现的思潮进行反思,运用大逻辑大视野的审读和人物活动事件脉络的细节化书写,对五种主要思潮的历史、现状和影响作出独立、深刻的剖析。

  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

  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