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感受“春天” 见证“故事”

《春天的故事》:感受“春天” 见证“故事”

总导演、编舞:邓林 

编剧:江东

领衔主演:王念慈 张子豪

  由天津歌舞剧院推出的最新作品——大型当代舞剧《春天的故事》,是一部讴歌改革开放40年的舞蹈力作。总导演邓林对于这部舞剧作品的定位,让天津歌舞剧院的美学诉求和艺术探寻登上一个新台阶,为中国舞剧的艺术探索作出一份难得的贡献。

  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成长带来了质的飞跃,更让敏感的艺术家们获得了创作激情。飞速的变革和火热的生活,鼓舞着艺术家们从内心升腾出艺术创作的思想火花,从而让他们的艺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断激扬。舞剧《春天的故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正是由于亲身感受到40年成长的不凡与难得,才让邓林产生了在艺术创作上的冲动。

  作为一名舞蹈编导,邓林通过常年的创作经验而养成的职业素质,对生活始终怀有一种敏锐和激情。历经改革开放40年而让中国社会脱胎换骨这一事实,让亲历者邓林感同身受。这次由他精心打造的舞剧《春天的故事》,是他在艺术上多年积累的一次倾情释放。

  按照苏联舞蹈理论家的观点,舞剧艺术是一切舞蹈艺术的最高形式。舞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对舞剧导演的要求非常高。导演不但要有高超的编舞能力,同时要在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各个方面均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因此,一个舞剧编导应该是一个全才,这还只是最低标准。一个优秀的舞剧导演,应该在驾驭全部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对艺术上有所追求、有所突破。因此,对舞剧编导在艺术上的苛求可想而知。这或许也是优秀舞剧编导人才难觅的重要原因。

  而邓林在舞剧编导上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在艺术才华上的极高悟性和丰厚经验。他的每部作品都有新的艺术突破点,令人咀嚼之后获得新的感悟。

《春天的故事》:感受“春天” 见证“故事”

《春天的故事》排练现场

  在舞剧《春天的故事》中,邓林又有一些新的突破,在结构、音乐、人物等方面,均有新的艺术追求。

  舞剧《春天的故事》采用糖葫芦式的崭新结构方式。话剧名作《家》,曾采用过类似的结构方式,但在舞剧中尝试尚属首次。这种结构方式与该剧要表达的内容直接相关,因此实现了结构和内容的有机勾连。这样一个结构串联起不同空间的场景,将象征着“改革开放”重要节点的历史事件编织起来,从而拉开了一幕宏大的历史画卷,将波澜壮阔的40年表现得极为大气。这种在生活中提炼重要事件的抽象概括能力,体现出创作者的极强功力。

  改革开放40年,其中有太多的内容值得书写,但在短短一部舞剧中呈现出具有本质意义的史实,并非易事。《春天的故事》选择了农业、城市建设、科学技术进步等不同的生活侧面,以大写意的手法深入到角色的内心深处,让人与社会的关联更为密切,同时让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也更为密切,从而完成了艺术表现的目的——表现人、表现社会。

  就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时代的“春天”,见证邓林讲给我们的“故事”吧!

(编辑:赵琳

[字号:]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