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中式政务形象引领“文化复兴”

文化消费期待新中式风格

在现代工业社会,当一个国家出现相对来说足够富裕的劳动大众,面对堆积如山的物质产品,有能力不再只是照顾“需要”,而可以从“欲望”的观点去进行消费,但如果只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健康的高质量的精神文化消费,就无法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只能导致人性异化,使人变成物的奴隶。从满足欲望的产品开始利用文化消费的模式,去关联出劳动大众的认同感,“文化消费”便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需求。

文化消费并不只是一般所言的对文化的消费,或者仅仅是消费某一样被标示为文化的东西,它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

一般的消费品受益者仅限于消费者本人,文化消费既是个人获得知识和精神满足的手段,又是培育健全人格、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因素。每个人的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个人文化修养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造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会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受益,具有极为显著的外部正效应。

新中式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新中式风格将拥有独特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社会科学、大众文化等,它传承传统中式风格的精髓,具有现代性和领先性,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民来学习。

新中式政务形象的核心元素

新中式政务形象不是纯粹的传统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结合人种和国际礼仪规范,打造出富有中式韵味的形象,让中式形象审美表现出民众文化上的自信。

新中式政务形象的核心元素包括服装、服饰、妆容、礼仪仪制等。

新中式服装,主要指在庆典仪式中使用的相对西式服装而言的服装,采用我国固有传统式样的服装,沿袭“上衣下裳”制,开襟,主要有偏襟和对襟的形式,交领右衽特色。新中式服装一般采用以丝质传统工艺面料织锦,尤以三大名锦中的实用性非常强,质地柔软坚固、图案精美绝伦、耐磨且可以反复洗涤适用面非常广泛的宋锦为主,配合独特的、精湛的服装制作工艺。服装裁剪版型以“连袖”平面型裁剪结构为特点,“连袖”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圆”的哲学延伸,“圆”是指圆融,圆满融通,无所障碍。新中式服装一般根据设计意图搭配精美的刺绣,表现中国服装重韵味、富有装饰美的特点。

新中式服饰,是符合当代审美需求,且适应现代生活节奏,针对新中式服装的款式及应用场合所搭配的饰品。新中式服饰可分为仪式场合专用和日常使用两种,有男女之分,材料以中国传统宝玉石为装饰首选,以深具中国文化寓意的图案为基础。

新中式妆容,是以中国人面部特征为审美基础,凸显黄种人健康肤色及发质、发色之美,与整体服装服饰相协调的面部修饰,结合国际审美趋势,以现代化妆、发型修饰技术实现,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彰显中国式美丽的妆容。

新中式礼仪仪制,是以现代生活环境为背景,以民间传统礼仪为基础,结合国际通行礼仪规范,融汇为四仪:以语言沟通为核心的敬仪、以礼仪姿态为核心的静仪,以服装、服饰、仪容为核心的净仪,以就餐为核心的境仪。新中式礼仪仪制重点是遵循中国传统礼仪原则,而非传统礼仪形式。

文化复兴是新中式政务形象的创新源泉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竞争,越来越多地在文化领域中展开。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古往今来,真正灭绝于种族屠杀的民族并不多,而灭亡于固有文化消失的民族却是不胜枚举。

中国文化复兴运动,是植根于民间自然而辽阔的文化土壤,融汇学院派中不乏特立独行的优良资源,始终坚持独立批判的立场,放眼世界和人类未来,对中国本源天道文化和世界主流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挖掘、融汇的开创性工作;她致力于在人间恢复丧失已久、日趋殆尽的神性的尊严,使人类精神获得觉悟,荡涤灵魂重获光明;以此为基,推动全球政治和社会、经济秩序由割立戒备、分散对峙、有限合作上升为全球整体自由、平等博爱、充分合作的和谐互助、天下一家的人类文明新秩序,恢复人性和整体事务共荣、共享、共担的祥和,和宇宙深处保持密切而通畅的道路。(参见刘浩锋主编:《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历史资料汇编1993—2007》)

文化的发展,在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是不是具有国际的影响力,先进的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文化复兴不是简单的恢复过去的东西,而是要在旧基础上吸收欧美文化的精华,并运用欧美文化中的一些研究方法改造和提高中国文化中有待改进的部分。

中国文化复兴,必然改变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东西对比。必然增加中国文化对欧美文化的影响,并促使欧美文化也发生有益的变化和进步。

新中式政务形象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可视化、普及化的表现,它的可持续完善,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先进发展。

630058

陈 郁

北京博菲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博菲德公众印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民主同盟会北京市妇女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民主同盟会东城区文化创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山西传媒学院客座教授

清华大学coach计划教练

注册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

注册生涯发展教练

鸿泰AA加速器创业CEO教练

“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委团评委

《国际时尚设计与管理》杂志社编委

(2016.09.16 第18期)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