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元砸向网络综艺 这意味着什么? 长春晚报2016年5月9日数字

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10亿元砸向网络综艺

这意味着什么?

  

  更多和偶像互动的机会

  更多脑洞大开的节目更多原创者的平台更多规模化的竞争……

  更多脑洞大开的节目

  更多原创者的平台

  更多规模化的竞争

  ……

  腾讯视频“下一站,越作越嗨”综艺先锋汇近日在北京举行。腾讯视频携手到场嘉宾宣告成立“嗨联盟”,并宣布设立10亿元“嗨基金”以完善产业孵化成长。随后,国内顶级金牌制作人出席了腾讯综艺先锋论坛,针对网络综艺2016年的发展趋势各抒己见。

  每年投入10亿元基金

  支持优秀制作人

  网综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使其在短时间里迅速蔓延开来,各大平台纷纷拿出自己最优质的资源来打造这一块产业。发布会上,腾讯视频宣布,从今年起,每年投入10亿元基金持续不断地专注产业孵化,支持优秀制作人、模式研发人员进行节目研发、节目制作。随着网综内容不断更迭创新,观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需要更多、更好玩、更能吸引眼球的内容。业内人士分析,“嗨基金”不仅仅是对内容品质的追求和保证,也是希望观众看到其对产业发展的重视。

  发弹幕、和偶像玩游戏

  网综带来的不仅仅是节目

  发布会上,腾讯视频提出了“体验才是网综核心竞争力”的观点。进入到网络化社会,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观看者,而网综可以真正实现互动,让观众得以发弹幕、实时直播连线、和偶像一起玩游戏,甚至决定节目的走向。众多大咖认为,网综节目的发展是用户多元体验的重新定义。

  

    

  近两年综艺节目井喷,互联网的蓝海中,网络综艺作为新军和未来的中流砥柱更是越来越被各个平台重视。在此次先锋汇上,数位金牌制作团队代表相继发布了与腾讯视频合作的独家网综节目,内容涵盖了真人秀、美食、明星、音乐等几乎所有领域,其中既有已经播放过积累了强大粉丝基础的招牌栏目,也有大开脑洞、全新出发的新节目,目前已经有9档节目做好了上线准备。

  9款综艺节目

  内容涵盖休闲、明星、新人类

  1.《拜托了冰箱》迎来第二季。制作人金马在第一季成功捧红了“小鲜肉”主持人王嘉尔,他透露,这档料理类脱口秀在第二季将邀请更多当红明星,展现年轻偶像最原汁原味的一面。

  2.从2014年第一季吸引眼球无数到今年第三季再度登场,《你正常吗》早已被称作“互联网+”时代的典范之作。节目的制作人是唯众传媒CEO兼创始人杨晖,他曾一手打造出话题栏目《开讲了》。他这次继续与何炅合作这档脑洞大开的节目。

  3.由金牌制作人谢涤葵主打的心愿完成类明星节目《约吧!大明星》是一档全新节目。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他请来清新美女徐璐助阵,还播放了魏晨和阮经天的祝福VCR。腾讯视频将携手明星梦之队“华谊浩瀚”合力打造这档重量级原创网综。

  4.《RUN,看你往哪跑!》由日月星光传媒CEO兼创始人易骅带来。这个节目中,大牌明星参与限时竞速追捕,3组明星追捕者与3组素人逃脱者将上演“无间道”。

  5.马天宇带来了一档非常可爱的亲子节目《放开我北鼻》,这也是东方卫视《花样姐姐》团队李文妤首次“触网”之作。

  6.蓝巨星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杭英带来新节目《拜托了衣橱》,这位《奔跑吧兄弟》《挑战者联盟》 等的打造者再度出手,玩转时尚生活类网综。

  7.跨国音乐PK节目《作战吧偶像》 请来了SBS制作人金昌佑,这档由腾讯和SBS、YG 合作的节目可谓是分量十足。它打破了传统歌唱类综艺的模式,注入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表现形式,中韩高颜值主持人将携手带来完美视听盛宴。

  8.《请你跟我这样Zuo》被称“年轻人必看节目”,制作人朱化凯称其就是要打入90后世界。节目主打明星与90后在生活理念上的碰撞,由郭麒麟带领的“鲜肉团”会将90后新人类行动法则教给明星,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玩出新花样。

  9.《饭局的诱惑》是一档原创游戏类脱口秀,米未传媒CEO兼创始人马东将请来众多明星大腕,每周“演”给网友一个有故事的饭局。

  7位金牌制作人

  揭秘网综幕后10件事

  在扎入这片领域之前,关于网综必须知道的10件事,先来听听7位金牌制作人在这次的论坛上是怎么说的。

  问题一:到底有多少人在看网综?

  真相:近6成视频用户看综艺。

  在视频网站的所有用户中,58%的用户会观看网络综艺节目,其中超过半数以上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观看,他们看网络综艺的主要目的是开阔眼界、增加谈资、放松休闲、打发时间以及了解明星另一面。这也就意味着,小而美、快节奏、观看自由度高、贴近生活、有明星参与的综艺节目更容易在网络上获得成功。

  问题二:什么人在看网综?

  真相:过半综艺粉为年轻女性。

  毫无意外,58%是女性用户,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70%。事实上,制作团队也正趋于年轻化、90后化。

  问题三:网综的市场还有多大?

  真相:金钱催化网综规模化。

  网综行业开始迎来增速爆发时代,其收入已经占到视频网站总收入的30%左右。今年上半年,多个单季收入过亿元的网综节目产生,市场的钱已经不满足一两个综艺节目出彩,而是进入到平台化和规模化的竞争。

  问题四:为什么优秀电视制作人纷纷进军网综?

  真相:并不因为“人傻钱多”,而是原创多、机会多。

  相比电视平台,正处于起步期的网综能给更多原创空间和资源,许多灵光一现的点子、来源于生活的一些小而美的创意都可以在网综找到合适土壤。

  问题五:网综和传统电视综艺有什么差别?

  真相:只是扩大了观众的区别。

  虽然平台属性多有差异,但网络综艺与传统电视综艺并非是两种不同的节目形态,只是过于放大了网络跟电视观众的不一样。其实每一代年轻人都是一样的,好内容的逻辑也是共通的。作为制作人,应该做自己擅长的、能力所及的、尊重年轻人的节目。

  问题六:如何打造爆款网综?

  真相:做网综=做体验

  好的网络综艺与其说是在做一个节目,不如说是在做一场满足网友需求的“体验”, 重视个性化体验,真爱口碑比流量更重要。

  问题七:什么是所谓的网感?

  真相:网感=伴随感+个性化+社群化+参与感

  这是很多优秀制作人在“触网”时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所谓网感,主要有4点:首先是直播态的即时感带来的时空伴随体验;第二,以个性化小众去引爆大众口碑;第三,通过技术和产品提供更多互动方式,发酵人际社群化体验;第四,人人可参与创作体验,网民是第一生产力。

  问题八:目前阻碍网综规模化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真相:创意和营收模式等。

  第一,节目内容创意、互动创意缺乏;第二,网综IP独特商业运营企划能力还是偏传统,营收模式单一;第三,优秀成熟制作人、制片人、商业运营者少。

  问题九:如何像马东那样敲敲木鱼就把钱挣了?

  真相:实现货币转换不靠流量,靠功夫。

  互联网行业有流量崇拜,但能否实现货币转换,这是个巨大疑问。除流量外还有更多的标准衡量一个节目的价值。别光看马东广告卖得欢,他在广告场景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问题十:未来网综市场的决胜关键是什么?

  真相:内容,内容,还是内容。

  内容的竞争是差异化的竞争,而差异化的主要体现方式就是原创力。原创综艺可以避免陷入几个平台互相追逐的怪圈,同时也有更多全产业链回报的可能性。(本报综合报道)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