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拍客之汉马随想
当我真的站在了武汉马拉松赛道上,望着眼前如海的人潮,听着几万人发出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仍然不能完全相信眼前的这一切是真的,脑子仿佛仍然停留在那个无数次出现的梦境里。那个令人魂牵梦萦的马拉松之梦,好像是从遥远的时空隧道里穿越而来,直到2016年4月10日早晨6点多钟,直到汉口沿江大道上,终于化成了心旌摇动,化成了热泪盈眶。此时,我高高地举起了双拳,向着天空,向着云朵,向着彩旗,向着起点,吼出了心底里一直想狂叫的声音:“马拉松,我来了!”。
起跑的枪声响起,伴随着巨浪般的欢呼声,我迈开双脚,随着红色的人海向前慢慢地挪动。此时,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我终于开启了第一次马拉松比赛的征程。无数次的幻想,无数次的猜测,无数次的描绘,都与这真实的感受是那么的不同。枪声响起的瞬间,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喜悦,那种心潮澎湃的血脉喷张,让人不能自己,浑身的肌肉紧绷着,拳头紧攥着,恨不得如箭一样飞出去。可是,前面的人群挡在面前,只能慢慢地跟着走,足足走了五分多钟,才挪到了起点处。
经过3公里的慢慢拥挤,越过了晴川桥面之后,壮观的跑步人群才根据不同的配速而疏散开来,有的大步向前,有的慢慢地跑着。第一次跑马拉松比赛,就直接感受到了武汉市民的狂热,每隔几公里一个音乐加油站,每隔几公里就有一群曼妙身材的美女,站在路边给选手加油,尤其是,只要能站人的地方,都挤满了夹道欢迎的市民,他们对选手们高声地叫着:‘加油,你是英雄’,好多人伸出了热情的手,与跑步的选手一起击掌,选手们也高叫着:“武汉,加油。”这和谐的互动,不正是马拉松运动的特殊魅力所在吗?
长江一桥跑上又跑下,黄鹤楼由远及近又远去,武昌江滩也渐渐消失在跑者的人群之中,及至上了沙湖桥,前面就是半马与全马的分界处。下了沙湖桥,向右是半马的方向,再有不到一公里就是终点,向左,是全马的方向,还有另一个21公里的考验。越过全马和半马的分界线,踏上了全马路程时,真正的马拉松考验,其实才刚刚开始。半马和全马,都叫马拉松,却有着天壤之别,等你跑过一次全马之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后21公里对跑者意味着什么?那是大腿难以抬动时的酸痛,那是体能快要枯竭时的崩溃,那是坚持还是放弃的较量,那是意志和毅力的顽强,因为,总有那么几个赛段,退赛的念头在晕乎乎的大脑中闪现,是一闪而过,还是就此停下,对一个跑者是真正的考验。
进入蜿蜒的东湖封闭赛道,加油的观众越来越少,两边的风景却越来越美,却无心欣赏远处磨山的壮观,脚下东湖的浩渺,因为,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敲打着耳膜:“你为什么一定要跑马拉松?”不管是风霜雨雪,每天不间断地跑,算起来也有快10个年头了。从最初的每天3公里,到一年后的5公里,到三年后的10公里,到5年后尝试半马,一年一年地跑着,从最初的坚持和忍耐,到最后就形成了不跑反而难受的习惯。什么事,一旦成了习惯,就是惯性向前了。以前年轻时也曾多次尝试跑步,可是总坚持不了三个月就放弃。不管跑步也罢,还是其它的事情也罢,要想坚持,没有精神支撑都难以做到。这一次一跑就是十年,我庆幸自己能一直坚持下来。不要说十年前最初跑步时,马拉松对我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就是跑了五年并尝试了半马之后,也没有想到要跑全程马拉松。因为在心里,那始终是一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心底里本能的恐惧,让自己无心企图。或许是尝试了六七个半马之后,心里就起了微妙的变化,既然我能跑半马,难道我就真的不能征服全马吗?看着身边不断有跑友跑完了全马,我就在想,我也能跑,我一定能跑,就是心底里这种突破自我的追求,给予了我挑战全马的力量。尽管赛前五天意外摔倒,腰受了伤,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武汉马拉松的赛道。
当我真的冲过终点时,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几万人明明知道自己与奖牌无缘,却仍义无反顾地踏上这如同自虐的42公里零195米。赛前几天的训练时,每当我想像自己冲过终点的刹那,就不能自制的泪流满面,因为我经历过半马的多次考验,经历过31公里、37公里的折磨,我知道42.195的艰辛和苦难,更知道完赛的不易。但是,所有这些想像,在距离终点还有300米时,完全的崩塌和消逝了。当我拐过最后一个弯道,终点的彩楼映入眼帘的瞬间,我没有哭,也没有泪,相反地,疲劳已不知去向,腰部也不再感觉到疼痛,双腿充满了力量,笑容绽放在我满是盐粒的脸上,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容。带着这种灿烂的笑容,我高高地举起双手,稳稳地冲过了终点线,终点的时钟凝固在4小时50分23秒。
冲过终点的感动,不是来自于人群的欢呼,而是源于痛苦之后的释放,源于信念的自我救赎。52岁,当我跑上人生一个新高度时,对信念的力量,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生命是向死而生的旅程,是爱让这悲伤之旅充满温馨、温情和温暖。”对一个跑者而言,这个旅程就是不断跨越一个又一个高峰,向世界、向他人、向自己展示人性的力量。
汉马,明年我还来!
图文:徐士彪
(注:此文经作者本人同意在“视听襄阳”刊载。我是小编阿敏,欢迎大家来投稿。咨询电话:0710-35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