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成瘾”真的是一种病?已有200余人因自拍死亡

【侨报综合报道】微信公众号“利维坦”近日发布一篇文章引发人们对自拍成瘾的关注。《国际心理健康和成瘾期刊》发表研究指出,过度自拍并把自拍传到网上可能是一种精神障碍,研究者把这种障碍称为“自拍成瘾”。

6680bd343b1e441e883ec642eff864b6

人们在公园自拍。(图片来源:中新网资料图)

“自拍上瘾”可能是精神障碍

当微信变成社交工具,朋友圈变成了信息集散地,喜爱发自拍的人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心理学国际期刊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 (心理健康与成瘾现象)就曾刊文称,研究者表示,自拍成瘾的现象确实存在,并且可能是一种精神障碍。

研究根据人们自拍的程度把自拍成瘾分成了三个层次。最不严重的一个层次是“边界线”,也就是说,人们自拍至少一天三次,但是不把这些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最严重的一个层次是“长期成瘾”,人们把自拍发上网,一天超过六次,几乎已经成了一种强迫症。

有大陆媒体报道,其实早在 2014 年就曾有人调侃过“自拍成瘾”是精神问题,还为这种病症造了一个词叫“Selfitis”。

专家表态:有危言耸听之嫌

那些爱自拍、爱修图、爱分享的人是不是凭借每日自拍次数就能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成瘾了呢?相关专家给出了答案。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20日对北京《科技日报》表示,评判“成瘾”是有标准评价方法的,仅凭每天自拍多少次进行判断并不靠谱。职业医师会对上瘾情况给出诊断,不同的成瘾有不同的诊断方法。

“希望得到认可,或者是自我欣赏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成瘾。”李艳说,而成瘾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为了某件事情,宁可放弃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无法控制自己,无时无刻不想做这件事。如果一个自拍者真的成瘾,它会具有成瘾者类似的行为,一旦离开手机会出现身体不适,甚至出现精神抑郁和功能障碍的戒断症状。

李艳还表示,最近几年以来出现的与高科技相关的心理疾病例如“无手机恐惧症”(手机不在身边就害怕),“烦扰科技”(高科技每天带来的经常性干扰),还有“上网自我诊断症”(在网上搜索了病症之后感觉自己也病了)等,将其称之为“瘾”,都有点危言耸听。

依赖科技产品问题需关注

虽然称“自拍成瘾”是种精神问题有点夸大其词,但无论是否成瘾,在不合适的地点或时间自拍确实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曾有数据统计,从2011年开始,全球范围内至少有超过250人在自拍时因为意外而死亡。

不仅是自拍,手机沉迷已经危险地徘徊在成为强迫行为或上瘾行为的边缘。

微信公众号“利维坦”称,作为一种日常工具,互联网已经对用户精神和身体健康上造成了冲击。由于“短信颈”就医的人数越来越多,这种颈部伤痛是由于低头看手机太频繁、持续时间太久导致的,电子产品导致的视力疲劳也成了问题。

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协会和青年健康运动组织一直在呼吁人们减少过度上网带来的潜在隐患。希望手机制造商引入自动弹出的“过度使用”警示提醒,也建议社交媒体公司积极地识别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用户。

李艳也表示,人们应该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健康向上的事物保持兴趣,多做有益的事情,例如运动、学习,在不断完成任务、克服困难的情况下,赢得自信心,而不需要依靠向看手机、发照片求点赞来获得。(完)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