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市民应急能力 加强社会环保意识
【桂林晚报讯】(记者周文琼)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昨日,我市在叠彩芦笛社区、秀峰中心广场、象山万福广场,七星三金广场,分别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以提高市民防灾减灾科普意识。
2015年,我市先后遭受洪涝、风雹、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据统计,各类灾害共造成全市909363人受灾,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多发频发,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提高市民防灾减灾科普意识尤为重要。
记者在中心广场看到,秀峰区专门请来了消防大队的消防官兵为辖区居民进行消防知识讲解和演习,让居民掌握火灾自救知识、灭火器的使用和报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秀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还进行了应急抢救知识讲演,市地震局相关人员就紧急疏散逃生对居民们进行了演练。
在象山区活动现场,象山区消防支队的消防讲解员详细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并邀请现场观众对实验用火进行熄灭演练。市民政、环保、国土等部门工作人员,向过往的群众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册,并向市民讲解了地震、洪涝、雷击等灾害的科学防范知识和逃生技巧,现场放置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栏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观看。
叠彩区和七星区的宣传现场,一块块的宣传展板也吸引了很多居民的关注,不少居民还积极参与到灭火演习、应急抢救的活动中。
市民刘大姐说,多学点面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自救知识,对老百姓非常重要,更多接触环保知识,让大家更加懂得环保法和环保小知识,对保护城市环境肯定会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