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强化学校体育,莫再瞻前顾后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提出强化学校体育的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5月6日新华社)

  毋庸讳言,近年来,尽管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并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以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但是,多年过去,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在此背景下,上述《意见》到底该如何“落地”,又能给当前的学校体育工作带来多大的改观,却也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要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还需做到“对症下药”。

  而造成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困境的原因,主要还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不仅仅存在于学校、教师,也体现在家长、社会等方方面面,因此是一个全社会性的问题。二是体育教师短缺,许多中小学校仍是采取由语数教师兼任体育课老师的方式为主。三是场地设施缺乏,近年来,尽管合格学校创建、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设备,却并没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四是学校体育评价机制过于片面,体育考试、体育竞技等形式都并不能全面评价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五是来自于其他方面的影响如安全保障、激励措施等严重束缚了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积极性。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学校体育工作形式主义极其严重——课程设置有,上课授课无;活动安排有,实际开展无;运动场地荒芜,体育器材生锈老化;有各类设备使用、体侧数据报表,但真实性、准确性水分大;上级检查走过场、看形式……而上述《意见》的出台,正是针对以上原因逐条提出了应对、解决的办法,使学校开展体育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应当以此为契机,莫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而是要切实地将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起来,并真正做到抓好抓实。要从观念到行动,从埋头苦干到宣传推广,从重形式到重客观实效,从片面评价到全面发展,从一点一滴、小处细处着手落实……从而使“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不再成为一句空话、一种空想愿景!

  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绝不应总是停留在空喊口号、徒具形式的阶段,要早日实现使青少年“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目标,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就应当尽快尽实地行动起来,做勇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排头兵”!(周卫军)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