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MSCI指数 不争朝夕、把握未来
近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落户上海自贸区,这个消息的出现,让多名市场人士对6月份的A股纳入MSCI抱有很大预期。去年的6月,A股市场因种种原因,没有抓住纳入的时机。那么在2016年的这个时候,A股再度面临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窗口期,这次能否成功纳入呢?对于A股市场又有哪些影响?
MSCI指数是全球机构投资者重要的参考标准,追踪MSCI指数的基金总额达数万亿美元,有多种系列的指数。由于外国投资者在进入A股市场有着明显的资本限制,之前一直没有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随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A股被纳入MSCI的预期也在不断增加。2015年11月13日,MSCI首次把14只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在短期对于中概股的支撑还是较为明显的。A股一旦被纳入MSCI,同样地,外国机构投资者就可以通过MSCI来配置A股,短期会给A股带来大量资金,市场普遍认为最大资金流入规模可能接近万亿人民币。当然这只是一种长期的估计,目前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初始权重并不清楚,所以笔者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短期流入资金规模。但是从长期来看,A股被纳入MSCI,的确可以吸纳大量的专业增量资金,促进A股投资者结构优化。
我们再来看一下去年6月MSCI给出的拒绝原因,首先就是额度问题。理论上,外资要想投资A股,只能是沪港通、QFII和RQFII三个渠道,对外资均有额度限制。第二个原因是流动性,要求实施T+0交易。但是我们的高层认为,股市的流动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最后原因是权益所有权,当前我们对于外资投资A股,是有严格比例限制的。这三大原因,总结来说,就是MSCI希望中国开放更多的市场,给外资更多的便利。2016年2月初,我国外管局宣布将对QFII进行改革,放宽单家QFII投资额度上限,对投资本金不再设置汇入期限要求。对于外管局的举措,MSCI次日就表示,欢迎中国放宽QFII投资限制。之前也指出,只要与中国市场可进入性相关的问题得到解决,预计将会把A股纳入。这似乎也变成了MSCI将A股纳入的一个筹码,如果开放性问题无法认可,从MSCI的角度显然会继续给这个纳入问题找茬。
下面大家把视线转回到国内,如今4月份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炉,相对于一季度,除了房地产,其他的基本都出现了下落,民间投资增长下滑,工业增加值减少,很重要的还有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大幅回落,社融萎缩近七成。这表明,在政府刺激措施放缓之时,经济回暖仍显疲惫。如今正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年。实体经济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不仅政府要砸钱,还要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而金融市场的资本收益率是明显高于实体经济的,而且资本从金融市场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较窄。所以在过去的几年,大量的资本在股市、债市、楼市间轮番流动,不断地在推高资产价格,民资投入实体的欲望不高。这种情况在2016年是不被高层认可的,所以政府也一直没有发声支持股市的发展,观望资金不少,使得股市一直处于震荡期。
如果6月A股被纳入MSCI指数,将会有大量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这里就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些资金规模庞大,很显然是超出沪港通、QFII和RQFII的额度的,要容纳这么多的资金,就必须要扩充外资进入的渠道,这也是外管局改革QFII的一个原因。在门槛放宽的同时,对于外资的流入是否有配套的监管措施,还是个未知数。第二个问题,这些资金的进入,虽然在前期的量不多,不会给市场带来直接的影响,但会改善投资者对于股市的预期。A股还不是价值投资的市场,炒预期和搞投机是很多投资者的心理。然而当前政府高层显然是不希望大量资金在A股积蓄的,笔者在之前关于中概股、限制分级理财两篇文章均有提及,所以A股被纳入MSCI指数,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2016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本年度适时启动深港通,这个消息对于6月纳入MSCI无疑是利好,但是笔者认为,深港通要在下半年才能开通。深港通可能会复制沪港通的模式,仅作小幅调整,额度肯定会放大。但深市的估值水平更高,吸引资金流入的价值小于沪市,短期资金吸引不明显。从中长期来看,深港通和沪港通都是A股和外资连接的平台,外资的进入有个优点,可以推动A股估值体系和投资风格的国际化,使得我国市场能更好地和国际接轨,去改变估值结构和投资理念不合理的情况。从沪港通的实施效果来看,并不理想,资金利用率差、长期资金吸引不明显。深港通能否起到预期的意义,笔者保留意见。
A股市场并不缺资金,现在还有大量观望的,缺少的是规范化的市场体制、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和健康的投资心理。即使6月纳入MSCI,初期流入资金也不过几百亿人民币罢了,相对于庞大的A股市场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不在根本上去改革我们的资本市场,被纳入MSCI,恐怕引狼入室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成为国际游资的ATM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宽泛的课题,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是必然趋势,A股也会更多地和国际市场接轨,被纳入MSCI只是时间问题,没有必要去争取在2016年纳入。
A股被纳入MSCI和人民币被纳入SDR一样,都是大势所趋,是资本配置国际化的体现。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A股市场只要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外资自然是趋之若鹜,根本不用担心没有外资支持。但是在当前A股的市场畸形状态和我国资金由虚入实的客观要求下,笔者认为,A股被纳入MSCI没有迫切性,这个主动权在中国。纳入MSCI的短期影响也是有限的,不争朝夕,把握未来,有一个长远的目标才是应有的态度。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 转自铁血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