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访谈②:齐鲁医院(青岛)副院长谈“分级诊疗”

齐鲁网青岛2月15日讯(记者 李英 孙明辉)2016年9月,青岛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全市2017年上半年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诊模式随后在全市开始推广,也使“分级诊疗”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副院长、脑科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焉传祝15日就“分级诊疗”这个话题接受了齐鲁网记者的采访。焉传祝表示,2017年该院将积极推进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缓解看病难。

齐鲁医院2017年重点推进落实分级诊疗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2016年9月下发《青岛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区、市要按照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为主,急危重症、疑难疾病患者在医院诊疗,康复期患者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的总体原则,引导群众分级就诊。

对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副院长焉传祝认为,分级诊疗实际上是解决病人向大城市三甲医院聚集所导致的看病难问题的一项很重要举措。做好分级诊疗对缓解看病难问题有重要意义。

焉传祝表示,2017年该院将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制度,以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为杠杆,促进医院向“诊治疑难危重疾病”上转变,不断提高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发挥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另外,焉传祝说:“怎么推进分级诊疗是个复杂课题。怎么分、谁来分是很现实的问题。2017年我们医院将和社区进行联合研究、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和崂山区的一些社区医院进行了联合,对分级诊疗的模式进行探索。”

2016年接待门急诊病人80万人次,同比增长14.0%

2016年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开诊的第三年。据焉传祝介绍,三年来,医院始终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实现“病有良医”目标不断探索与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2016年青岛院区全年共接待门急诊病人80万人次,同比增长14.0%;住院病人3.6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完成手术1.6万台,同比增长2.5%。

在2016年11月13日发布的复旦版《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综合实力继续稳居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山东省第1位,位列华东地区第3位,全国综合排名第20位等荣誉称号。12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正式出炉。本次共有57个医院科技影响力相关榜单发布,其中包括1个涵盖100所三级医院的综合影响力排名、26个学科影响力排名以及30个影响力地区排名。齐鲁医院科技影响力综合实力继续稳居山东省第1位,位列全国综合排名第26位,共有9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强,13个学科位居山东省内学科排行榜首。其中,心血管病学位列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学科排行榜第4位,是省内单学科历届最高排名。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