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歌手很难走到最后 选秀能成好歌催化剂吗?
2017年无疑是选秀大年,《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快乐男声2017》三档节目正面对垒,我们从节目中除了看到新生代歌手的年轻力量,同时也爆发出了不少优秀的新生代好歌曲。过去常常有人感慨国内音乐市场的不景气,但实际上优质的新人歌手并不缺乏,缺乏的反而是好的作品,那么选秀节目真的能成为新生代原创好歌曲的催化剂吗?信报专访两位资深音乐人,从他们的专业角度来分析新生代原创歌手的现状和未来。
现象
好歌手易寻好歌曲难求
《明日之子》中,原创歌手毛不易的一首《消愁》在朋友圈被刷屏,旋律虽简单,但“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清醒的人最荒唐”这样文艺的歌词却戳人心底。他的另一首《感觉自己是巨星》虽接地气,却唱出了追梦路上年轻人的心声。虽然,毛不易已经成功入围九强,但是,不少网友担心,因为外表太“亲民”,毛不易无法坚持到最后。
《中国有嘻哈》中,除了唱出无数首原创嘻哈作品,还有24小时自由创作,再不是选秀管用的“老歌翻唱”伎俩;《中国新歌声》的舞台上,也再不是那几首经典金曲翻来覆去的演唱,不少学员选择了之前《中国好歌曲》中学员创作的新生代作品,反而让观众看到了新鲜感。
其实,除了选秀舞台上的各种有唱功、有特色的好歌手之外,一些原创新生代的好歌曲同样值得关注,毕竟在当今乐坛,好歌手易寻,好歌曲难求。
流水纪:乐评人、唱片企划(种子音乐集团新意思音乐副总经理)
已不存在主流非主流之分
“优秀的新生代歌手从来不缺,不算传统唱片公司培养新人、网络引起关注的网红歌手,光是各类选秀节目每年选拔出的就有一大批条件不错的新人,但节目结束后就销声匿迹了。主要原因还是缺乏好的作品、好的团队规划,好苗子没有得到真正用心的培育,也只能被雨打风吹,很可惜。”谈到如今乐坛新生代歌手的发展现状,知名音乐人流水纪这样说。
近几年,无论卫视还是视频网站,几乎每家至少有一档选秀节目用于选拔培养新人歌手,但挖掘好的原创歌曲的节目却寥寥无几。流水纪说,重“歌手”轻“歌曲”的现象一直存在,因为节目看点肯定要通过“人”的个体行为而产生一系列反应,而非单纯地只依靠作品质量本身的优劣来制造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