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报
邮政业务 深化品牌建设 促进业务转型 公益包裹项目自开办以来,已累计募集捐赠额达6.5亿元,使全国31个省(区、市)、660个县的1.7万所学校和400万名学生受益,惠及62万名贫困母亲及家庭,这是集团公司包裹快递专业不断提升品质、扩大品牌优势、促进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满意度双提升的重要表现。 与包裹快递专业一样,邮务板块其他专业也把目光放在了品牌建设上。代理金融专业针对农村居民、商贸客群等重点客群,推行农林牧渔客户代收代发、邮商联盟、中老年客户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函件传媒专业强化品牌推广,与腾讯公司社交广告联合举办近百场“赢客中国行”高峰论坛;“预防邮路”得到中央领导肯定,与最高检联合启动全国“预防邮路”工作等。报刊发行专业向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积极宣传党报党刊发行的重要作用,激发阅读兴趣,与中少社联合启动“2016年寻找最爱阅读的中国孩子”活动。分销专业宣传“农佳汇”品牌,塑造了“真情邮政 服务‘三农’”的企业社会形象。邮政综合便民服务平台设计了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品牌,下发了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品牌形象设计规范,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品牌标准,计划通过2年时间,对全国便民服务站、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站点进行“N站合一”优化及店招更换,在全国形成品牌形象统一的“中国邮政便民服务”站点。 邮储银行 统筹品牌管理 强化品牌传播 策划举办大型专业论坛、发布小微指数和报告、举办“创富大赛”……紧扣社会热点,策划各类品牌活动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10年来,邮储银行高度重视、系统开展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进步,与您同步”的品牌口号深入人心,“普惠金融先行者”的品牌形象初步树立。 邮储银行立足于“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宣传”的品牌管理原则,统筹做好品牌战略和传播计划制定、品牌管理、新闻宣传、广告宣传、声誉风险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品牌管理、新闻宣传、声誉风险、舆情管理等系列制度;形成了流程固化、单式流转、事事留痕的品牌工作机制;下发年度品牌工作指导意见和新闻宣传、舆情管理工作通报,布置全年品牌宣传工作重点;将品牌宣传和声誉风险管理指标纳入一级分行经营绩效考核,并对一级分行品牌建设工作进行整体考核。 围绕改革发展中心工作,持续加大品牌传播力度,邮储银行新闻宣传从“经营发展情况宣传”转变为“立足于社会、行业视角开展宣传”;从“产品宣传”转变为“综合金融服务宣传”;从“渠道优势宣传”转变为“便捷化、智能化、立体化的全方位服务宣传”。重点打造“一报一刊一网站一平台”,即配合办好《中国邮政报·金融专刊》,创办《邮银理财》杂志,完善门户网站,开办官微“邮储银行+”,由“说教式”的宣传向“互动式”的传播转变;建立归口集中管理的工作格局,建设舆情管理和网评队伍,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在各类媒体针对性投放品牌、产品广告,支撑业务营销、改革发展。 中邮保险 推广保险文化 提升品牌内涵 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荣获行业和部委授予的最具成长性、最具社会责任、最佳诚信服务等多个奖项,这一系列品牌荣誉都是中邮保险加强品牌建设取得的成效。 中邮保险举办保险“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优势,向邮政系统传播保险知识,向保险行业展示邮政文化;发展普惠保险,关注社会民生,连续开展“三下乡”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儿童 守护明日之星”主题公益活动,开展公益捐赠,将邮政保险服务深入到“最后一公里”。 中邮保险还注重加强品牌联动。2016年,中邮保险助力中国体育事业,成为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爱心支持单位,同年11月,获邀成为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特别支持企业,同时也是唯一保险行业品牌合作企业。 为了拓展品牌渠道,丰富品牌声音,中邮保险微信订阅号已成为公司对外宣传和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中邮保险微信注重自身图文原创,开展粉丝互动活动,突出保险本质,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发布应急信息,多次被和讯网、《中国保险报》等媒体转发转载,起到较好的品牌宣传效果,并荣获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颁发的“最佳微信订阅号”荣誉。 中国集邮 强化宣传 提升品牌影响力 今年,中国集邮将举办“驿路·丝路·复兴路——行走新丝路 喜迎十九大”2017全国集邮巡展,这是中国集邮传递品牌价值观的具体做法。中国集邮不断融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引入互联网思维,使品牌影响力实现较大提升,在各类邮政品牌调查中,品牌认知度均为第一。 中国集邮以IP运营理念强化品牌宣传,加大顶层设计支撑力度,以全年重点邮票为主,实现对邮票的IP化运营,使品牌宣传生动有温度。针对邮票发行,中国集邮采用开机仪式和启动仪式线上线下同步直播、中央主流媒体传播、全国各地举办首发仪式和品鉴会、新媒体社交化传播(H5游戏、表情包)等多种形式开展品牌宣传。 中国集邮实施“互联网+集邮”战略,增强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更为品牌注入了年轻活力。集邮网厅开通3年多来,已注册用户572.05万人、店铺207家,发布商品11200款。“中国集邮”手机APP累计下载量达63.8万次,“中国集邮”微信订阅号粉丝达27.83万人,“中国集邮”微信服务号粉丝达75.55万人。 每2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每2年举办一次全国邮展,每5年举办一次亚洲邮展,每10年举办一次世界邮展,每年举办一次佳邮评选……通过举办专业高端的集邮展会,中国集邮培育了大众消费者,彰显了中国集邮品牌的实力。 速递物流 “六统一”重塑品牌形象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制定策略和实施办法,相应省份配合组织落地,把高考通知书寄递打造成EMS品牌的标杆性项目,这是速递物流为了推进品牌年轻化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速递物流遵循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统一策划、统一执行的“六统一”原则,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邮政速递物流发布VI手册,并组织各分公司学习落实VI手册的使用,在规范管理企业形象、建立差异化品牌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制定了展会参展管理细则,根据各类展会的需求,将品牌的一致性与展会的多样性结合起来;以时限承诺服务推广为契机打造诚信品牌,制定了三阶段整体策划方案,通过指定时间、指定工具、指定目标、指定文本的管理策略,使EMS品牌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新闻聚合效应,在行业内引起效仿,取得品效合一的效果。
展品牌风采 树邮政形象
中邮证券“内外兼修” 提高知名度
5月初,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了官方宣传片的制作工作,计划年内完成,这是中邮证券开展品牌宣传的重要一环。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业及企业知名度,中邮证券与《中国邮政报》《邮来友往》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供稿;参与市场及行业内活动,通过参加各类型活动达到展现邮政“金融翼”风采、宣传公司专业实力、展示公司形象、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的目的;企业VI体系逐步完善及规范,已完成企业形象宣传手册的策划与设计工作,并已用于公司参加的各项宣传活动,统一规范并发放给各省级分公司、营业部使用。增加企业文化支撑内容储备,自2月开始,由中邮证券战略发展部策划与牵头的内刊《中邮证券》已经发布了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