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探索农村“六权治本”

职权划分清楚了,办事流程规范了,村干部知道怎么干了,也不会盲目干了;老百姓明白找谁办了,也就理解配合办了!这是近日记者在山西省晋中市农村采访“六权治本”时听到最多的声音。

面对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暴露出来的问题,以省委书记王儒林为班长的新一届山西省委提出了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约束权力、阳光行使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的“六权治本”新举措,探索“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新机制。

乡村治则百姓安。去年以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本着干部易操作,农民看得懂的原则,打造出了以“三化三类三十条”为特色的晋中农村“六权治本”新范式,使村干部手中的权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明确权责

人人手中都有了“清单”

“今年开春,有个村民来找我,说想再包点地盖大棚种植双孢菇。”和顺县横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利红这样对记者说道。

近年来,和顺县石拐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量在外务工村民回村创业。但随之带来的就是很多村民找他要承包村里的荒地,扩大经营规模。

“地少人多,就要讲究个公平,这要放在以前,不仅费口舌,而且村民还不满意,说我拿着地不给批,”张利红告诉记者,“现在好了,无论谁找我,我都拿这本《农村基层权力指导目录》回答。”

带着“尚方宝剑”,张利红找到了这个村民,“你看,批地的权力不在我这里,有着一套程序——机动地要承包到户必须成立工作小组,制定承包方案,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报乡镇审批核准后,公示7天,而后才能签订合同最后报乡镇农经站备案。里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不过你放心,过几天村里要开会专门讨论这件事情,到时候会通知你。”听到如此回复,包地村民表示理解。

“六权治本”首先要依法确权。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