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艺节文化视点:传统艺术如何赢回百姓心?
新华网山东频道10月18日电(记者陈灏、滕军伟)在此间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牡丹亭》《梅兰芳》《雷雨》等传统优秀剧目先后与观众见面。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在一些热门剧目火爆的同时,场内热场外冷的现象仍然存在。专家认为,传统艺术要赢回百姓心,还要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多下功夫,让节目更接地气。
部分剧目受到热捧
十艺节期间,一批传统艺术陆续登场,受到观众热捧。11日黄梅戏版的《雷雨》上映时,最低20元的票价就已经被“黄牛”们炒到100元以上,而且还一票难求。
在山东大学,青春版《牡丹亭》吸引了400多名学子前去捧场。山东大学研究生工作部老师韩笑晨告诉记者,尽管演出通知发布的时间很晚,但学生的兴致仍然不减。他说:“传统与现代、青春与古典的碰撞,学生们喜欢,对推动戏曲的发展也有好处。”
“京剧、昆曲等传统戏曲形式,本身就经过了多年的传承和改进,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今年56岁的济南市民王克刚是一个京剧迷,他说:“中国戏曲高度浓缩的舞台表现形式独一无二,需要人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他认为,如今虽然看戏曲的人少了,许多传统剧目生存艰难,但传统戏曲的艺术价值并不能因此而否定。
上一篇:弘扬孝道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
下一篇:透视十届中国艺术节关键词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