噱头大制作的电影容易被打脸,什么是好电影?网友:好好讲故事吧

近年来因资本在影视剧市场中的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电影电视剧在宣传时,便打出了“大投资大制作”等噱头,从侧面反应影片制作精良,拔高了受众对影片的期待度。然而事实却经常打脸,举例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导演张艺谋《长城》和陈凯歌《妖猫传》电影,从开机发布会到杀青成片宣传等环节,无数次在媒体镜头前强调电影由“巨资”打造,超强团队制作,《长城》投资成本约十亿,《妖猫传》网传成本十亿导演回应两亿五千万,行业内规矩是票房高于成本三倍才能回本,可想而知这两部电影的收益,而且不带“粉丝滤镜”的观众普遍对这两部大电影表示有些失望。

噱头大制作的电影容易被打脸,什么是好电影?网友:好好讲故事吧

相反,近两年的小成本电影,一旦影片获得观众喜爱,势必是风靡全国的劲头,而且对比成本,票房更是六七倍甚至是十多倍的回馈。新近力压各大电影的《我不是药神》便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却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我不是药神》的投资成本大概在六千万左右,在目前中国影视剧市场,处在一个中小成本投资范围。选用的演员,一反电影必用流量小鲜肉的“潜规则”,选用的都是实力派演员,更有甚者是大胆启用无流量演员。

噱头大制作的电影容易被打脸,什么是好电影?网友:好好讲故事吧

《我不是药神》海报

《我不是药神》反映的不是影院中大量上映的情情爱爱,而是反映现实,它没有以故意煽情方式让观众流泪,影片的前半部分大多是笑着的,但是看到后头笑着笑着变落了泪,正是引起了受众的共鸣。电影是一种艺术,反映的却是生活,讲故事不难,如何讲好它却不简单,所有的成功电影都拥有自己的独特优秀的讲故事方式。

《我不是药神》最成功的讲述方式便是笑中含泪式,如余华、王小波等人的书,从来不会直接用文字表现生活的苦和艰辛,主人公行为让人不禁发笑,但往往到最后让人笑着落泪。《我不是药神》采用的这种方式,正是不动神色地打动观众的重要一点,人生起起伏伏,笑和哭往往不是单一进行的,生活就是在你笑得最得意时,给你当头一棒,猝不及防但是无可奈何。

噱头大制作的电影容易被打脸,什么是好电影?网友:好好讲故事吧

大量采用群演来变现真实生活下的人状态,也是这部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群演往往是低收入,为生活不断奔波的人,他们深知生活的模样,在这样的一部电影中,没有用流量小生“特邀演出”赚眼球,而是简单通过大量群演来演绎,更能吸引打动观众。

噱头大制作的电影容易被打脸,什么是好电影?网友:好好讲故事吧

《我不是药神》剧照

噱头大制作的电影容易被打脸,什么是好电影?网友:好好讲故事吧

《我不是药神》电影截图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我不是药神》虽然有徐峥作为票房“保证”,也有周一围等实力演员带给观众影片信心,但是可以夸张一些说,这是一部前期“低流量”电影,没有采用这几年电影让“流量鲜肉”特邀出场的模式。影片后期宣传中,不得不夸赞“药神”的宣发做得很好,先让这部影片强势进入大众视线,然后在通过观众观影反馈扩大影响力。添之王君传与电影版《爱情公寓》的“纠葛”,进一步将之发酵,到最后观众自发留言,对于王君传等专注于演技和好电影的好演员的佩服,再引流回《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

噱头大制作的电影容易被打脸,什么是好电影?网友:好好讲故事吧

《我不是药神》吕受益(王君传 饰)

小成本电影这几年在中国成功的概率不断激增,《我的少女时代》、《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等,由此可见,大导演们千万不要再认为“大制作”下的噱头可以唬的观众进入影院了,毕竟现在的观众更关注影片中能带来的好故事,毕竟看电影不是真的只吃爆米花呀。

噱头大制作的电影容易被打脸,什么是好电影?网友:好好讲故事吧

小成本制作高票房好口碑电影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