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变身生活广场

下一篇

永林南区绿化改造进行时—永林南区绿化改造进行时——

老旧小区变身生活广场

  本报记者王嘉言

  “这几天一会儿出太阳一会儿下雨的,你们工作辛苦啦,我们居民会积极配合改造工程,克服暂时的不便,期待几个月以后,小区里的道路和绿化都变得整洁漂亮起来!”昨天,家住东环一三村的马阿姨来到永林南区道路绿化改造工程指挥部,在向施工方了解了工程安排以及目标以后,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感谢之情。
  4月底启动的永林南区道路绿化改造工程,将进行三至四个月左右。通过这次改造工程以及随后的管理升级,娄门街道希望令这个老开放式小区“华丽变身”为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永林生活广场”,以“古城区的邻里中心”为目标,服务周边市民,打造一个开放,安全,整洁有序的美好生活家园。

  新问题:
  小区硬件设施老化

  娄门街道永林南区是一个开放式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辖区内共有16栋住户及1个农贸市场。小区道路为混凝土砖块结构,由于使用年代长久,人流、车流量大,加上缺少日常维护,道路出现很多破损、沉降不均匀,影响居民的出行。
  “我们小区原来道路破损得很厉害。”马阿姨告诉记者,小区道路上的雨水井和窨井多数有破损和堵塞,而且雨水管网不通畅,雨水排放不及时,“特别是菜场附近更是污水横流,有时候走过都要捏着鼻子。”
  据介绍,小区原有绿化较为稀缺,仅有数个花坛,且破坏严重,两块较大的绿地未被合理利用,杂草丛生。此外,除了道路破损和绿化,缺少停车位也是永林南小区曾经面临的难题,给居民出行造成不便。

  三管齐下:道路、绿化、停车位同时改造

  “永林南区是个已建成二十多年的老小区,原先是商住混合用地,没有物业管理。”娄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保华告诉记者,从去年起,街道展开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目标就是将小区打造成服务周边居民的“古城区邻里中心”,而目前的工作重点,就落在了小区道路、绿化、停车位综合改造上。
  黄保华介绍,经过一系列审批,招投标手续后,目前永林南区道路绿化改造工程正在有序展开,该工程自4月底开工建设,预计于8月底完工,工程主要由道路、排水、绿化三部分组成。
  工程人员告诉记者,在第一步工作完成所有地下管线埋设后,主路将铺设沥青,次路铺设混凝土砖,路边原先汽车停放处合理设置停车位,让汽车有序停放,停车位采用植草砖铺设。对于居民关心的绿化带荒废问题,施工方表示,改造中将清理绿化带内杂草并对过于茂密的香樟进行修剪,在空地处少量栽
  植桂花与鸡爪械等小乔木对其适当点缀。
  而看似无法调和的停车资源稀缺问题,更是因地制宜找到了解决方案。工程人员介绍,为解决停车难和停车乱问题,在设计时已考虑将部分破乱不堪,垃圾多,蚊虫多,清扫极其困难绿化带改造成停车位。这样一方面解决了环境卫生问题,另一方面中间的树木保留了下来,看起来也更干净、整洁和美观。改造后将新增停车位45个,缓解停车资源紧张的现象。

  新升级:
  老小区“变身”生活广场

  “绿化改造工程,是将永林南小区打造成开放式生活广场的重要一环。”黄保华介绍,街道在去年组织多部门对新苏农贸市场周边进行了交通市容环境整治,并和物业公司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将封闭式的“物业守门站岗”转换成综合管理巡逻队,实施联勤站、巡逻队、志愿者“三位一体”城市管理创新举措。“从去年秋季整治到现在,情况一直没有‘反弹’,控制得比较好,受到周边居民的好评。”黄保华说。
  黄保华表示,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姑苏区住建局和街道高度重视今年的绿化改造工程,成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公安、城管、交通和社区等部门资源,提前介入,落实专人进驻改在现场办公室,做好居民群众解释和矛盾调解工作。每周召集施工、监理、管线等单位召开例会,交流施工进展,讨论遇到的问题,各部门合理解决。考虑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工程将分东西两片先后进行,同时做到沟槽当天挖开当天填平,“希望市民能接受暂时的不便,换取以后环境的提升。”
  “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始建小区限高限宽设施,闲杂货运车辆未经允许不得任意通行。此外,每一道出口都会进行加密,设置治安摄像头,同公安监控联网,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黄保华说,“绿化改造完成以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强管理,统一更换商户店招店牌,提升市容面貌,方便老百姓消费购物,给居民打造出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永林生活广场。”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