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霖:民主生活会要从“味”字下功夫
年味渐消,春意渐浓,各地正在陆续召开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是一项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也是新形势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正确贯彻执行的重要措施,通过这一举措能够让广大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增强党内生机活力的一大法宝。
但有的民主生活会却开的走了调变了味,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流于表面形式。生活会成了“座谈会”,批评、自我批评的少,歌功颂德拍马溜须的多,让原本有味的民主生活会,既无味也不到位,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党内生活作风建设。要想切实开好民主生活会就要从一个“味”字上下功夫,有味到位,这样才能不失生活会的原味。
民主生活会要调对“味”。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制度,民主生活会既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手段。民主生活会,从准备到召开,首先就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民主生活会不同于一般会议,既不是形势报告会,也不是理论学习会。民主生活会要真正落到实处,彻底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搞假大空,不演政治作秀。正值年初,召开民主生活会则恰到其实。吸取去年经验教训,定好今年目标基调,夯实党员干部作风,如此对味,则更能“撸起袖子加油干”。
民主生活会要尝到“味”。召开民主生活会是为了加强作风建设,增进党内团结。然而有的民主生活会议题不明,走走过场,开展批评时“蜻蜓点水”,避重就轻,不真刀真枪的找不足,不诚心诚意的谈看法。导致生活会质量大打折扣,淡然无味,召开民主生活会就要求党员干部克服“无所谓”心态,本着“治病救人”,诚恳对待。发现问题,指出问题,防止轻描淡写,浅尝辄止,真正做到“红脸出汗”,自我检讨,自我改进,让民主生活会开出质量,开出味来。
民主生活会要更有“味”。民主生活会是每名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生活,拿着稿子式的高谈阔论,走马观花似的谈心交流难免会让党内政治生活枯燥无味,并且还达不到预期效果。其实民主生活会也可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创新思维,因地制宜,让民主生活会不再是简单地谈对错,评是非。例如,可以让民主生活会与党性锻炼、教育相结合,树立主题,采取瞻仰纪念碑、学习先进党员事迹及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让民主生活会变得更有滋有味。
民主生活会要留住“味”。民主生活会不是简单地开了就好,还需要通过会后的整改来体现效果,让会上的批评教育言犹在耳。对会上指出的问题要真正落实整改,细化措施,责任到人。事关群众的重点难点,要切实深入到群众中,悉心听取群众意见要求,拿出方案合力解决,事关自己的自身问题,要踏石留印,认真整改,真心实意,解决好每一个问题,杜绝“会上激动,会后不动”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完善制度,认真总结每次民主生活会的开展情况,形成长效有力机制,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工作。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不断继承和发扬民主生活会这一优良作风,紧抓“味”字,将民主生活会开好开实,开得有“味”,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方能真正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纯洁。(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人民政府)